作品书法

[专家点评] 明王铎 书法

[专家点评]明王铎书法此为明代王铎的“书法”。纵152厘米,横42厘米。此卷行草作品,笔力苍劲刚健,线条、行笔酣畅,颇有吞吐风云、容纳葱茏之气概。字距紧凑,行与行之间错落有致,字与字之间大小、粗细、疏密、浓淡等变化,都表现的非常到位,显示整幅作品行气贯通自如,有强烈的感染力。因王铎创作活跃于明末清初,故该作又见证着所谓“清代草书第一人”之说。

[专家点评] 明王铎 草书自作五律之三

[专家点评]明王铎草书自作五律之三此为明王铎的“书法”。此幅整体看去为行书,个别字有草字出现,如“曲”、“随”、“熟”三个字。作品用笔雄迈,变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中行最后一“掌”字将整幅作品撑住,更加重了整幅作品的份量,体现了王铎书法的个性和性格。

[专家点评] 清黄士陵 六言篆书联

[专家点评]清黄士陵六言篆书联此为黄士陵的“六言篆书联”。写于乙未夏闰五月,乙未为1895年,黄士陵47岁。黄士陵书法早年学吴让之,线条飘逸,中年后开始学习大篆,并将大、小篆结合起来,即“合以古籀”。这件作品书写时期,黄氏风格已经形成,比如“一”、“泽”、“经”都是典型的黄氏字法,但另外几个字写的较放纵、随意,在黄氏书法中成了另类,大约是黄士陵在习惯书写中主观求变的一例吧。

[专家点评] 近现代黄宾虹 行书轴

[专家点评]近现代黄宾虹行书轴此为黄宾虹的“行书轴”,纸本,纵59厘米、横46.5厘米,藏浙江省博物馆。黄宾虹单独行草书不多,书法创作主要为篆书。而行书多为题画及信札中,但行书仍是黄宾虹书法中的重点。黄宾虹先生遵循着诗书画印全面修养,强调书画同源,绘画笔法出自书法,因此他的绘画线条皆是书法。在这件作品中,我们不难体会黄宾虹用笔的变化多端及枯湿顿挫。研究黄宾虹的绘画,应多留意他的书法才是。

[专家点评] 清翁同和 行书扇面

[专家点评]清翁同和行书扇面此为翁同和的行书扇面,纵18.3厘米、横52厘米。这件扇面字写的活泼生动,重笔与轻灵之笔交相辉映,折射出翁同和驾驭毛笔的高超技艺。翁同和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清咸丰六年状元,同治、光绪帝师。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卒谥文恭。然而翁同和并不以政绩闻名,使他出尽风头的是他的书法。翁同和书法曾从赵孟、董其昌入手,掺以米芾笔意。

[专家点评] 明王铎 李贺诗(一)

[专家点评]明王铎李贺诗(一)明王铎李贺诗(二)明王铎李贺诗(三)此为王铎的行书“李贺诗”。从这件“李贺诗”看,此言不虚。王铎确实有“独宗羲献”的作品,而这件不是,其欹侧之势出自李北海,迅疾出自米芾,而浑厚明显是法颜真卿。在这件作品中,王铎使用大量的湿墨,造成笔痕涨出,形成块面,与清爽迅疾的笔法形成对比。

[名家名品] 黄士陵书法评述

[名家名品]黄士陵书法评述清黄士陵八言联(一)清黄士陵七言联(一)清黄士陵四言联(一)清黄士陵五言联清黄士陵篆书四条屏黄士陵作为晚清印坛四大家之一,其艺术已广为人知、载入史册了。现予以介绍,相信人们通过这些作品会对黄士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但它是黄士陵书法转型期的一件作品,值得研究。此时黄士陵篆书线条稳定、笔力坚实,已初具规模。

[名家名品] 宁拙勿巧、宁涩勿滑-简述庞白虹书法

[名家名品]宁拙勿巧、宁涩勿滑-简述庞白虹书法近现代庞白虹草书轴近现代庞白虹隶书横幅近现代庞白虹行草轴近现代庞白虹行书联近现代庞白虹行书轴近现代庞白虹篆书联“古人论书宁拙勿巧、宁涩勿滑,至言也”。目前所见庞白虹先生书法,书体有篆书、隶书、行书和草书。庞白虹先生是一位涉猎较广的艺术家,他攻油画、雕塑、兼习图画,擅书法、篆刻,在书法中还兼擅各体。

[名家名品] “平生最爱构思苦”——李骆公篆书艺术

[名家名品]“平生最爱构思苦”——李骆公篆书艺术近现代李骆公鲁迅诗句近现代李骆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近现代李骆公山川异域近现代李骆公无量寿近现代李骆公雪近现代李骆公篆刻近现代李骆公篆刻桂林八景近现代李骆公篆刻鲁迅赠画师近现代李骆公篆刻毛主席满江红词1940年8月1日,上海大新公司承办了年仅23岁的上海美专毕业生李英的“黑沙骆洋画作品展”。李先生有方“平生最爱构思苦”的闲章,正是表现了这方面的心迹。

[名家名品] 象征意义大于书法意义-论谢瑞阶书法

[名家名品]象征意义大于书法意义-论谢瑞阶书法近现代谢瑞阶八十自述立轴近现代谢瑞阶章草立轴近现代谢瑞阶章草联近现代谢瑞阶章草六言联近现代谢瑞阶章草轴在当代中国书坛,河南省作为书法大省颇引人注目。而河南省在谢瑞阶先生主持下,于八十年代初便组建成立了河南省书协,谢瑞阶任主席,并任中国书协理事。1987年,河南省书协颁发首届“书法龙门奖”时,将“大师奖”的至高荣誉归于谢瑞阶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