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清翁同和行书扇面此为翁同和的行书扇面,纵18.3厘米、横52厘米。这件扇面字写的活泼生动,重笔与轻灵之笔交相辉映,折射出翁同和驾驭毛笔的高超技艺。翁同和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清咸丰六年状元,同治、光绪帝师。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卒谥文恭。然而翁同和并不以政绩闻名,使他出尽风头的是他的书法。翁同和书法曾从赵孟、董其昌入手,掺以米芾笔意。
[专家点评] 清翁同和 行书扇面
此为翁同和的行书扇面,纵18.3厘米、横52厘米。
这件扇面字写的活泼生动,重笔与轻灵之笔交相辉映,折射出翁同和驾驭毛笔的高超技艺。
翁同和(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清咸丰六年状元,同治、光绪帝师。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卒谥文恭。然而翁同和并不以政绩闻名,使他出尽风头的是他的书法。
能中清代状元的人,必然能写一手漂亮的馆阁体,但我们看到翁的书法,多是摆脱了“乌方光亮”习气的作品。翁同和书法曾从赵孟頫、董其昌入手,掺以米芾笔意。中年后,在钱南园的道路上上溯颜真卿,书风变的雄强气魄而庄重,并形成自己的气韵,晚年更是得心应手、境界超脱。徐珂说“叔平相国书法不拘格,为乾、嘉以后第一人”,虽有点夸大其辞,但就其对近代的影响还是基本接近事实的。
编辑:之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