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笑话,唐朝官衔中的「 ”兼”字,不一定是「 ”兼任”的意思 在唐代的官衔中,常常会带有一个「”兼”字。比如开元十三年(725),贺知章「”自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兼集贤学士”。贺知章这个官衔该怎么理解?一般人大概会以为,贺知章是从太常少卿,升为礼部侍郎,并「”兼任”集贤学士。换句话说,大家会以为,礼部侍郎才是贺知章的主要官职,而集贤学士只不过是「”兼任”而已。如果这样理解,那就要闹大笑话了。这个问题,就出在对官衔中「”兼”字的理解偏差上。唐代官衔中的「”兼”
比石家庄建市还晚57年,河北这个市得名来自一位1076年前的古代大臣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石家庄市历史短,建市时间短,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在河北省内,还有一个比石家庄建市时间还晚57年的地级市,这就是廊坊。今日廊坊石家庄建市(最初叫石门市)得追溯到公元1925年,迄今也不过94年的历史。但廊坊市建市得迟至公元1982年,比石家庄还晚了57年。而关于「”廊
啃老不如靠自己,为什么说和珅子女的命运应了这句话? 在悟空问答中,有人提问,和珅死后,他的子女们过得如何?和珅是清朝权力最为集中的高官。和珅又是清朝最富有的商人。清查和珅的财物时,白花花的银子堆积如山,总共超过八亿两黄金白银。如果把其它财物加在一起,和珅的财富超过清...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一开始,和珅和其他寒门书生一样,希望通过科举之路走向辉煌的人生。1773年,和珅到了乾隆皇帝的身边之后,仕途走入了快车道。
白居易惹了韩愈,这下麻烦大了 那年长安城内,几个牛逼的大佬都从外地回长安了,这时候韩愈老头当上了兵部侍郎,正四品。张籍得到韩愈的推荐当上了水部员外郎,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张水部就是现在海事局的副局长从六品。也50岁了,这时候在长安任中书舍人,就是起草诏书的从七品。看看官职,这时候的韩愈是京城大官,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他比另外两位大二三级,领导作风十足,当然他的文学地位也很高,散文界、古文运动的老大哥。
韩愈反佛差点被 ... 的原因 最终,皇帝没有...这位上书的刑部侍郎,而是将他贬到遥远之地,无人问津。这是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的一天,皇帝是中兴唐室的一代英主唐宪宗,上书的是当时的刑部侍郎韩愈,而让宪宗愤怒不已直要...掉韩愈的奏表就是著名的《谏迎佛骨表》,为韩愈求情的两位宰相是一直都很赏识他的裴度和崔群。这立刻成为首都的焦点事件,宪宗将佛骨留在宫中三天,然后奉送到各寺。宪宗奉佛其实出于好心。
李德裕 李德裕,,中国唐代后期宰相,政治家,诗人。会昌间,德裕为相,深得唐武宗李炎信任。德裕支持武宗废佛行动。拥立武宗的仇士良在文宗朝十分专横跋扈,会昌三年德裕掌权时,迫仇士良致仕而卒。德裕是个有作为的宰相,但度量不宽,20余年间,和牛僧孺等相互排斥,史称牛李党争。吴元济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人,宰相吉甫子也。牛僧孺、李宗闵追怨吉甫,出德裕为浙江观察使。郑注、李训怨之,乃召宗闵,拜德裕为兴元节度使。
六百载名门望族——郗氏家族 郗氏文化回顾之一惊闻郗鉴古墓群再次被盗,痛惜之余,不仅想起在嘉祥这片土地上出现过的在当时威震全国、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延续六百多年世代为官的郗氏士族。郗氏家族图标郗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名门望族,在晋代与琅琊王氏齐名。郗氏家族作为名门望族起于汉末郗虑。御史大夫的工作是监督并弹劾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其位仅次于丞相。因其叔父郗隆被害而家景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