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

... 明史我看了最生气

■对朱元璋研究得比较仔细>1964年5月,...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对吴晗的修改表示满意。...熟读《明史·海瑞传》,被海瑞等忠直之士在国难当头之时表现出的气概所打动。...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通过阅读《明诗综》等史料,他改变了看法。

点校“二十四史”20年风云史

点校“二十四史”是新中国成立后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从1958年开始,到1978年最后一部《宋史》出版为止,历时20年,其中还跨越了“文革”十年的动荡岁月,经历了文化浩劫。如今回看,点校“二十四史”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部值得记录的历史。“二十四史”号称“正史”,是历代被定为正统史学的24部史书的总称。

学者明史充满圈套,明亡于“文化溃败”

“文革”期间,祠堂遭破坏,如今这里成了文保单位。这让东林党人对他更加怨恨,于是,阮又成了“汉奸”。像这样歪曲历史的损招,在《明史》中比比皆是,给人以这样的错觉:明亡于“阉党”,东林党人都是好同志。这就开了恶例,《明史》中充满圈套,很容易上当。历史充满偶然,但信仰崩溃,明亡也是必然的,所谓万历之

新修“二十四史”取得阶段性成果

海内外关注的“二十四史”修订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天上午,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第四次修纂工作会议传出消息:历经3年艰苦工作,“二十四史”已提交样稿完成评审,预计2012年部分正史修订后可付梓。据悉,前三届“二十四史”修纂工作会议均在北京举行,此次专程南下,是对上海所作突出贡献的肯定。他认为这次最新修订出版的《二十四史》,有望成为超越前人的上乘之作。

孛儿只斤·宝塔失里:元朝唯一一个和高丽王相爱的公主

>在这么多嫁入高丽的公主之中,很惨,只有一位元朝公主是和高丽王真心相爱,两人之间有着爱情,而不是全部都是冷冰冰的联姻关系。>这个唯一和高丽王相爱的元朝公主名为孛儿只斤·宝塔失里,即高丽历史上的仁德王后。>作为元朝的公主,宝塔失里负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嫁给了高丽王王祺,连接其两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还好,宝塔失里还算幸运,她和高丽王王祺是相爱的。>宝塔失里是一个很好的人,有着很好的品质。

《碧血剑》中真正的主角!历史上的袁崇焕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袁崇焕是个怎么样的人?——《碧血剑·袁崇焕评传》>在金庸笔下的历史人物中,袁崇焕是得到老先生青睐的一个另类。在1975年撰写的《碧血剑》后记中,金庸更是点明袁崇焕是该书的真正主角。>>《碧血剑》的真正主角是主角的爸爸>自袁崇焕被崇祯处以极刑后,关于其人是忠是奸,时人就有不同的评断。况且毛文龙通敌倾向和虚兵冒饷、欺罔冒功的不法行为已严重影响辽东抗敌大局,被袁崇焕断然处置并不冤枉。

唐古特人是什么来历?成吉思汗为什么要对他们赶尽 ... 绝?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古特人是什么来历?没想到的是,当成吉思汗选择西征的时候,西夏军团居然选择了叛变。这让成吉思汗恨得牙痒痒。但是莫有办法啊,成吉思汗暂时抽不开身。成吉思汗得到消息以后,当然非常痛恨西夏人,所以常常在喝酒前,让大家痛...西夏人。西夏人背弃盟约,成吉思汗心爱的大将木华黎也因此被气死。为此西夏人闻风丧胆,集体宣布要投降。所以果断反抗成吉思汗,这是明智的选择。

宋濂

宋濂,中国明初大臣,学者。字景濂,号潜溪。其先人为浙江金华潜溪人,至宋濂始迁浦江。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婺州,召见濂,开郡学,以其为五经师。宋濂久操...之柄,一代礼乐典章,宋濂所裁定者居多,为开国文臣之首。濂久为太子师,对其言行皆以礼法讽劝,因此一度深受朱元璋宠信。十三年,因长孙宋慎坐胡惟庸案,太祖欲置濂死,赖皇后、太子力救乃免,遂远戍茂州。著有《宋学士全集》42卷传世。

李善长

李善长,,中国明初大臣。二十七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以李善长为右相国。时封公者共6人,而善长位居第一。但李善长富贵极便意稍骄,引起朱元璋的不满。二十三年,李善长以胡党获罪,谓其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连其妻女弟侄家口70余人一律处死。关于李善长是否参与谋反,明代史家郑晓、王世贞等人均持否定态度。

韩儒林

韩儒林,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62年,先后访问蒙古、苏联,参与三国合编《蒙古史》工作。并历任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等职。韩儒林自留学欧洲以来,始终专注于蒙元史和西北民族史研究。侯外庐主要著述,多收入《穹庐集》。此外尚有《成吉思汗传》、《元史讲座》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