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北京就要不保,崇祯帝为何不学宋高宗赵构偏安一隅?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如火如荼的壮大起来,不但拥兵百万建立了大顺政权,其领导的农民军不断突破大明几道防线,马上就要达到帝都北京了。诏令各地将领率兵勤王的圣旨下了一道又一道,可来援的明军不是在整军备战就是在驰援的路上,大明帝都被攻破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朱元璋开创大明,只有80年国运,有人用4个字,明朝续命二百年 34个元勋宿将,最后只活下来4个。结果朱元璋尸骨未寒,叔侄两个就大打出手,可怜大明立国才31年,就陷入内战的泥沼不能自拔。但他于1424年死后,不到25年,明朝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来临。大明正值全盛之时,不可因英宗一人生死,而危及祖宗江山社稷。于谦又积极整军备战,在京师城外重创瓦剌人,使得明朝成功度过了立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朱元璋曾想定都凤阳光宗耀祖 皇城外的安保到底有多严密? 因为紫禁城里住的是皇帝和宫眷,还有大量的太监、宫女以及皇家工匠,同时里面还有集天下之大成搜罗而来的各种珍宝和书画古籍,因此紫禁城的防卫可以说异常严密。在紫禁城的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都派有重兵把守。
神策军:宦官统率的一支庞大禁军,让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维持百余年 唐代宗(剧照)唐代神策军从天宝十三载,哥舒翰在磨环川设立开始,到天复三年被正式废除,一共经历了149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间,神策军走过的历程有其独特性,即在中国历史上它是一支罕见的由宦官掌握的军队。整体上看,神策军与宦官集团同兴同衰,故而神策军在它的兴起和消亡过程中都与宦官集团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八大不败战将,看看有自己家乡的吗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
京城被攻破,建文帝要自尽,大臣说:且慢,刘伯温曾留下一盒子 自朱元璋开国大明后,太子是谁?对朱标,朱元璋堪称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培养。这对朱元璋来言,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最终朱元璋选定了,朱标的儿子,自己的亲孙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公元1398年,大明开国帝王朱元璋,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建文帝成为了大明第二任帝王。首先便是建文帝,他环顾四周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几位皇叔,各个不是省油灯。
西夏是一个怎样的帝国,为什幺元朝不给修史 蒙古人建立了元帝国之后,组织修撰了《宋史》、《辽史》、《金史》,但却没有为西夏修一部国史。那么,西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存在呢?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其势力范围以夏州为中心,包括夏、绥、宥、银四州广大地区。
吐蕃名王赤祖德赞,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功绩将永远被铭记 赤祖德赞(806~841),吐蕃著名赞普,汉史作可黎可足,即位时仿效唐制,取年号「”彝泰”,故汉史亦称彝泰赞普。藏史说他「”不爱散发,常挽发成辫,故世人称之为‘热巴金’(意为具有辫子者)”。赤祖德赞生于公元806年(唐元和元年),815年(元和十年)即赞普位,841年(唐会昌元年)被大臣...害,在位二十七年,享年三十六岁。松赞干布以后,吐蕃奴隶主集团为扩大疆域,侵入了吐谷浑地区,并与唐争夺西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