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中的公孙瓒让人忽视,事实上他的文臣武将不容小觑 公孙越率领一千骑兵援助袁术,公孙越奋勇当先,不幸被乱箭射中而牺牲。公孙续是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瓒和袁绍大战战败后被围困。然而公孙瓒不敌袁绍,田楷在追随公孙瓒的过程中阵亡。严纲深受公孙瓒信任,是白马义从的指挥。在袁绍大战公孙瓒时,公孙瓒的部将王门背叛,率领袁绍兵马攻打东州。在刘备看中赵云时,公孙瓒更是毫无割舍之情。公孙瓒手下虽然也有宗室人才能用,但大多才干不足。公孙瓒抛弃赵云,绝对是他本人的一大败笔。
赵云为什么离开公孙瓒?并不是因为刘备 想要了解赵云当时的想法,必定要了解那时围绕冀州所发生的事情。公孙瓒当时受幽州太守刘虞节制,但是军队方面有很大的自...,经常违反刘虞的意思。袁绍和公孙瓒此时都瞄准了冀州,袁绍鬼点子多一点。他先跟公孙瓒联盟,约定一起攻打冀州,但是袁绍私下又让人去给韩馥通风报信,说公孙瓒要攻打冀州。以公孙瓒的实力,韩馥是不可能守住冀州的,破城之日便是韩馥的死期。
刘备广纳贤才,却错失实力与赵云相当猛将,让他成了曹操的王牌 众所周知刘备势力最弱,却能闯出一番事业,是因为他手下人能人众多。刘备结交天下豪杰,招揽了一大批厉害的武将,但他也曾经错失猛将,这个人就是田豫。事实上,田豫当时跟着刘备依附公孙瓒,已经看出了各人的性情和实力。
不只袁术,东汉末年还有这些人称王称帝 在乱世之中,城头变幻大王旗,称王称帝是常见的事情,而东汉末年却很特殊,在许多人印象中,只有袁术自称天子,遭到群起而攻之导致败亡,其实汉末称帝远不只袁术一人,本文就来介绍一下东汉末年那些未竟的帝王梦。张举自封为天子,张纯则自称弥天安定王,在幽州、冀州一带四处劫掠,百姓死伤无数。
人老了,就没有胆气了?看看袁绍、刘表、公孙瓒年轻时的高光时刻 袁绍因为小儿子生病,没有趁张绣进攻曹操的机会南北合击曹操。刘表犹犹豫豫,连自己的继承人都确定不了。公孙瓒更绝,造了一座高台躲在里面,以为一辈子都可以高枕无忧了。
三国此人野心不亚袁绍,曾和董卓势不两立?力挺刘备或藏一个秘密 谁拥有皇权,谁就可对别人进行合法的封官,从而就可吸引吸收更多的人才加入,并为之服务,乃至效命,甚至卖命。官,会意字,以宝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能治众,就有权力,就有人为之服务,从而变成上等人,高高在上。这就是国人自古以来就想当官,要当官,当大官的历史渊源。
成色不足的「 ”忠烈”,「 ”二元君主观”视角下的庞德评价 在《三国志》中,庞德以「”忠烈”的形象出现。在他的本传中,毫不夸张地说,有三分之二的内容都和他的「”忠烈”有关,如果单从比例上来说,甚至超过另外一位以「”忠”闻名的人物关羽。在提到他的儿子庞会时,也被称为「”忠壮勇烈”「”有父风”。然而我们稍作留意,就不难发现这其中叙事的逻辑问题。首先庞会被称为「”忠壮勇烈”,援引的事迹却是他不支持诸葛诞,众所周知诸葛诞淮南起兵反对的是篡夺曹魏的司马氏。由此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