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法语撷录——六 论因果事理 六论因果事理因果者。度脱众生之大权也。遑论明明德以止至善。断烦惑以证菩提乎。上焉者安而行之。中焉者利而行之。下焉者勉强而行之。同得格物欲以显良知。出迷途以登觉岸。续录九四页十至十三行现在世界之劫运。吾人所受种种灾难。皆是过去恶业所招。以致感受现在苦果。即过去恶因之所造成也。过去已种之苦因。现在如不再造苦因。将来即能免受苦果。唯今人不明因果之理。讵知利人即是利己。
《印光大师法语》感应篇 印光法师感应篇――代重刊序弘法敬辑一、感应篇之概述1、感应篇的来源问,《感应篇》,谁人著作。《三编卷三复福州佛学社书》《感应篇汇编》,宜令熟读,此正本清源之要务。而《阴骘文》、《感应篇》等皆直说,好领会。《增广卷一与周法利童子书》若日说因果报应,与生徒讲《感应篇》、《阴骘文》、《觉世经》。迨读书时,先将《感应篇》、《阴骘文》令其熟读。
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 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以《印光大师文钞》为中心一须深信因果有三世之理“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此为印光大师之常言也。当然,在社会和平时期也应提倡三世因果的。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后,在日用之间,于一切报境,一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知各有前因,致获现果。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_印光大师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本庆本殃,乃积善积不善之人,来生后世所得之果,当大于余庆余殃之得诸子孙者,百千万倍。如来成正觉,众生堕恶道,皆不出因果之外,何得独目之为小乘乎。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宾士。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
印光大师谈因果 印光大师谈因果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间圣人,烹凡炼圣之大冶洪炉。世出世间法,唯以因果维持。因果乃标本同治之法。因果报应,乃人事与天理或顺或逆之影响也。因果报应,为制心之法。有因故致有果,有果断非无因。此无粮,非因今年之勤劳而无也。因果报应之吉凶祸福,乃道德仁义依违真伪之实验也。后报,谓今生作善恶,至第三生,或四、五、六、七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无边恒河沙劫,方受祸福。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听说红螺山资福寺是专修净土道场,大师便于26岁辞别师父,独自前往。这年10月入念佛堂念佛,沐浴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光明雨露,大师的净业大有长进。30岁,大师到北京龙泉寺为行堂。31岁,大师住于圆广寺。事情结束后,大师仍然南归,住于法雨寺藏经楼。民国11——15年间,不断增加扩大,又在中华书局印行,题名为《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大师初见李炳南,出关与其密谈一日 印光大师几十万皈依弟子中,有一位不能不提,他就是大师赐法名为“德明”的李炳南老居士,晚年自号“雪庐老人”。李炳南被围困在城中,为期半年。后两军撤离,莒县解围,李炳南大难不死,于是力行誓言,从此不再吃肉。李炳南与电报局长常相往来。德森法师又派人来招呼吃晚粥,李炳南这才退了出来。行荼毗礼时,由于战乱,李炳南未能亲临现场。
释印光简介 释印光简介 释印光(公元1861——1940年),俗姓赵,名绍伊,字子任,生于清咸丰年间的中国陕西省郃阳县。为近代专弘净土宗的佛教高僧,一生提倡「持名念佛」的简易修行法门,后人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民国二十九年冬,于严岩寺念佛作化,世寿八十,故又被敬称为灵严大师。 印...
高人看到,他一心造大恶,恶鬼相随;转为善念,天神拥护 自实遂勇猛向善,有加无已,后果登第,位至卿相。观元公一念之善,转祸为福,其速如此。遂诬服罢官,各全家生,后为宰相。淫一良家女郑氏,又迟十年,今复盗邻室女,为恶不悛,已削其籍,终身不第。夫谈及世事,尚被鬼神嗔责,况今人之身口意业,有不止此者,其为神嗔鬼责,又当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