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义居士往生实录 本来家父王维义也是同行,感谢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家父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三日清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满了他一生大愿。董居士后来告诉我说,王维义居士发言时,还讲到北京一个念佛小组,几天来精进念佛全部回向去新加坡的各位居士,并托他带去一万二千元,供养弥陀村。王居士把钱转交沈老居士代办,并说我们此行不能仅仅代表个人而是受到北京居士们的重托,任务很重啊!
地主国王十四万年供养善根穷尽 后来地主国王知道此事以后,便迎请佛陀及其眷属八十亿阿罗汉,在七万年中承事供养。在这则公案中,地主国王十四万年的供养,因为没有回向解脱,善根全都耗尽了;而纯黑的一次供养善根,因为回向了解脱,历经三十一劫人天安乐以后,值遇佛陀,并成就圣果,二者的差别如是之大。
佛教小故事:回向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无相禅师照实的说道:“当然!佛法如慈航普渡,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如论世间,有事理两面。
流祖上人个条名目 昔于因位法藏菩萨在时。南无众生此为本愿成就于中间代众生菩萨行六度时。是为佛体即往生证据。此五种二分第四称名安心正定业。仍之第四名口称事。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云若仍礼诵等即名为助业。然者有救众生事故。此位诸佛弥陀无胜劣故。此上释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愿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净土有事理共云克事。第十一中间修行名通事问曰。是中间修行名通意。
54 回向 54回向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无相禅师照实的说道:“当然!佛法如慈航普渡,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亲身经历感应事 下午一点多时,我忽然接到家乡扬州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科医生的...,说我父亲突发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已经抢救过两次,情况非常危急,生命危在旦夕,要我赶快回去。医生的话好似晴天霹雳,慌乱中我赶到家,简单收拾了一下随身行李,特地带上我每天的日诵课本《普门品》和《地藏经》,就匆匆赶往飞机场,搭上了最近的一班回家的飞机。在此危急时刻,这两部经于我而言是定心丸、是护身符,有祂们一路相随,我的心会镇定安稳一些。
佛说布施果报不同的因缘及讲解 菩萨因中修万行,果中成万德,岂不此品是成佛之因。此是凡圣布施不同。此又论平等心布施。布施具德,是如来施;不具德,是声闻施。】此论施果之报。尤其是国王,应该德风下偃,率民同修布施,广结善缘。自己布施又劝他人同施,承此良因,国王升为转轮王,同施臣民升为小国王。以此果报无量无边。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
黑谷上人语灯录(一) 于是称名别愿之致理明。独有吾祖黑谷上人。称名音声洋洋乎阖国。文永十一年腊月如来成道日望西楼沙门了惠谨书_黑谷上人语灯录卷第一厌欣沙门了惠集录汉语第一之一大经释第一无量寿经释第一(正依善导。彼唤此遣等(云云)此乃此经大意也。一诸宗立教不同者。略立二教以判一代佛教。皆圣道之摄(云云)二净土教者。闭其因也(云云)天台真言皆名顿教。故以此经而为根本。或有专称其国佛名为往生行之土。
修行者的消息(一九七八年六月~十月) 恒朝一九七八年六月九日BigSur金山寺以南一五○哩师父上人慈鉴:华严经的确是妙不可言,而更加玄妙的,是亲身体会华严境界与日常生活,契合为一。此时此际,世人都能实践华严经上的教理。诸佛菩萨的行愿,绝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存在于远古的过去际;相反地它是目前任何众生可以履行的道路。更有其他的境界,令我们衷心体会华严经和华严法会的不可思议。下午,我们全体坐着金黄色的‘万佛城’巴士,驶向金轮寺。
礼敬佛陀——入门须知 李炳南居士编着入寺须知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①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摘自法苑珠林卷十五礼佛的好处礼佛,就是向佛礼拜,是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