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 李秀成,,中国太平天国将领,后期...统帅。时当天京事变后,授命为副掌率,与陈玉成同掌兵符,提调军务。八年夏,与陈玉成等共商解京围之策。十月,在三河之战中配合陈玉成部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但李秀成此后对天京上游战事重视不足,在二次西征中进兵迟缓,合攻湖北误期,进抵湖北南部后即撤军东下,虽得一浙江而安庆陷落,天京西面失去屏障。湘军围城日急,他力主“让城别走”,洪秀全固执不从,遂致坐困。
陈玉成 陈玉成,中国太平天国青年将领,后期...统帅。时湘军四路东下,安庆被围,陈玉成注重上游,力主先救安庆。他率大军趋北路,于次年二月进抵湖北黄州,因受英国侵略者的阻挠和南路李秀成误期,未能合取武昌,遂回师径援安庆,多次苦战失利。八月,安庆陷落,陈玉成退守庐州,受严责革职。《清史稿·洪秀全传》说:“玉成凶狠亚杨秀清,而战略尤过之”。《陈玉成被擒记》说陈玉成“貌极秀美,长不逾中人”。
洪仁玕 洪仁,中国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者。直至1860年4月辗转到达天京。5月,被洪秀全封为精忠军师、干王,...太平天国朝政。外交方面,提议与各国通商,允许外国人来中国传授科学技术,但不准其干涉内政。经洪秀全审批,旨准刊刻颁布。他资历不深,骤膺高位,难以取得众将领的支持;又因与洪秀全的观念颇有异同,引起洪秀全的猜疑。洪秀全死后,他虽辅佐幼天王,却已无力回天。1864年7月,天京陷落。
石达开 石达开,中国清代太平天国...统帅之一。早年加入拜上帝会,称天父第七子,与洪秀全、冯云山等共谋举义。在太平军由广西向金陵(今南京)进军途中,任开路先锋,屡建战功。咸丰三年春,太平天国建都金陵,称天京,石达开留京协助洪秀全、杨秀清处理军政要务。六年秋,天京爆发内讧,韦昌辉石达开奉诏回京辅政,合朝拥戴。同治二年夏,进至越巂厅紫打地,为大渡河所阻,又遭清军围困,进退无路,陷于绝境。
韦昌辉 韦昌辉,中国太平天国前期主要领导者。韦昌辉对杨秀清“阳下之而阴欲夺其权”。1856年8月,韦昌辉在江西督师时,杨秀清杨秀清逼洪秀全封其为万岁。洪秀全即密诏韦昌辉等回师诛杨。韦昌辉带兵3000多人于9月1日深夜赶到天京,包围东王府,次晨...杨秀清及其家眷。韦昌辉的残暴行径引起公愤,石达开在安徽起兵要求洪秀全...韦昌辉以谢天下。洪秀全顺应全体军心,下诏讨伐,11月2日将韦昌辉处死。
杨秀清 杨秀清,中国太平天国前期主要领导者。1847年冬,冯云山被捕入狱,洪秀全返广州设法营救,拜上帝会主持无人,杨秀清即假托天父附体,取得代天父传言的地位,并与洪秀全、冯云山等结为异姓兄弟。随着起义的发展,杨秀清逐渐自恃功高,专擅跋扈,与天王洪秀全明争暗斗,常以天父名义,否定洪秀全的主张。韦昌辉带3000多人从江西入天京,1856年9月2日凌晨攻入东王府,刺...杨秀清。杨秀清大批亲信、部属也在交战中被...或被诱...。
洪秀全 建都后,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8年,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提拔后起的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为方面军统帅,自己兼任军师。洪秀全遂普遍加官晋爵,以团结人心,但却导致了各将领据地自雄的局面。
郭廷以 郭廷以,中国历史学家。毕生从事近代史研究,卓有贡献。1926年起,编撰《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其后,简又文撰《太平天国全史》、《太平天国典制通考》,多所征引,奉为权威之作。郭廷以原拟编《近代中国大事志》,韩儒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即其中一部分,后因分量过多,遂单独成书,先行出版。其体例与《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相同,以事系日,依公历编次,阴历对照注明。
罗尔纲 罗尔纲,中国历史学家。罗尔纲初从胡适学考据,学习西方科学...。1937年第一部著作《太平天国史纲》出版,被评为“具备时、地、人条件的好著作”。向达罗尔纲在史学上的贡献主要有:①将现代科学的假设演绎...同乾嘉学派的考据...融合起来,在辩证唯物论指导下,形成了历史研究的新考证...。⑤在他带领下,新一代有创见的史学家开始拓展太平天国史这一个研究领域。罗尔纲著述宏富,所著论文400余篇,著作40余种,约800万字。
简又文 简又文,,中国历史学家。蒋廷黻简又文以研究太平天国起义著名于世,他早期的研究以实地搜访逸闻、史料、文物并译述西方资料为主。在美国耶鲁大学支持下,简又文综合《全史》和《典制通考》改写成《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该书在英语世界影响较大。简又文另有《洪秀全载记》一篇,编入台湾省“国防研究院”主编的《清史》第八册,系《全史》与《典制通考》两书之摘要。简又文否认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