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里,装备级别最高的道教建筑,一个在墙里,一个在墙外 历代兴建的道教建筑中,那些由皇帝诏令敕建或由帝王潜邸改建、主要为皇家或国家斋祈镶、有专殿供奉皇家始祖、由皇家派人专口管理的宫观,被认为是皇家道观在历代所有皇家道教建筑中,皇家道教建筑地位最高者,非建在北京紫禁城城墙内的钦安殿和城墙外的大高玄殿莫属。
中国「 ”最大的民宅”比故宫还多出10万平方米!威严不输故宫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几乎每一个封建王朝都会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宫来显示皇帝的至高无上和皇家的崇高地位,现在保存最为完整的就属明清时期的故宫了,然而在民间之中,同样也有一些规模可以堪比皇宫的宅院,有的甚至比故宫还要大,比如山西的王家大院。现在的王家大院,早已不是私人的住宅了,已经像故宫一样成为了一个向公众开放的旅游景点,每年都有数不清的游人远道而来,想一睹王家大院的风采。
建筑届的「 ”神笔马良”,看到的人无一不惊叹 保罗·鲁道夫PaulRudolph学生时代的保罗·鲁道夫。作为教师,诺曼·福斯特和理查·罗杰斯都曾是鲁道夫的学生。保罗·鲁道夫画得一手好建筑画,对于建筑空间与细部的推敲,鲁道夫有着近乎疯狂的执著,他的学生和助手们形容他一生都在不停的画图,即使有的项目已经开工,他还是会不停用画图的方式来琢磨空间,有时甚至会因为细微的差别一遍一遍地重复。直至去世前,身患重病的他为一个普通小项目,前后画了上百张手绘图来推敲立面。
世界上的三座圣索菲亚大教堂,个个精美绝伦,其中一座在哈尔滨 「”圣索菲亚”(AyaSophia),意为「”上帝的智慧”。在世界上有几座名为圣索菲亚的大教堂,每一座都是教堂建筑艺术的伟大典范,每一座都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第一座圣索菲亚大教堂建造于公元335年,位于当时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当时古罗马帝国迁都到君士坦丁堡后不久,君士坦丁大帝便下令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基督教皇家教堂,这座大教堂后来不幸在一次大火中被焚毁。公元532
屹立602年不倒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于明永乐年间(1417年),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8年(1651年)改称为「”天安门”一直到现在。虽然历经了600年的风风雨雨,但是天安门依然屹立不倒,每天都迎接着海内外游客的参观、游玩,那天安门的设计者又是谁呢?天安门设计者最主流的说法是明朝著名建筑大家蒯祥,蒯祥匠作世家出身,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
这座没有车的城市,被誉为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之一 说威尼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座被水围绕的城市。传说是上帝在这里留下了眼泪,于是赐予了威尼斯晶莹与空灵。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1987年,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建筑、绘画、雕塑等都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四周围绕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有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公爵府等。
北京颐和园,为什么要「 ”山寨”杭州西湖? 整个北京老城,犹如一座大园林马文晓-摄园林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景观,融合了自然和人文风景。因为风格、地域的不同,中国园林分为江南园林、皇家园林、巴蜀园林、岭南园林等等。其中颐和园、圆明园是北京皇家园林的代表。北京的皇家园林史,诞生于金朝,也就是北京首次成为都城的年代。这是北京成为王朝帝都的正式开始。
中国古建筑——文化格局变迁的哀愁 中国的建筑技术,在钢筋混凝土发明前,绝对是领先世界的不传绝学,依靠手工艺人的口传心授,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如今不少地方还有历史遗存,当我们参观名胜古迹,登上楼台殿宇,无不为古人的精湛技艺所折服。这些遗存楼宇,是我们得以管窥古代建筑师技艺的一扇窗户,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建筑文化的变迁。
百年前的故宫老照片,看到一个王朝的背影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本图集摄于1900-1903年间,当时仍未向普通民众解禁。正大光明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1900年,城楼和箭楼为八国联军所毁。1903年和1906年分别重建。照片上是重建前的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