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

著名专家胡大一:降血压用药的常见误区

"医生让我晨起服药「”根据以往医生经常的建议或过去指南建议,很多患者习惯于晨起后服药。但很多患者都有凌晨的血压「”晨峰”,即一早5~6点出现血压高峰。也有些患者夜间血压也高。这些患者的正确服药时间应该是晚饭后睡觉前。「”哪种降血压药能降低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常出现高压(收缩压)不高,低压(舒张压)高,脉压小的情况,因此他们希望找到一种降低压特别有效的药物。实际上,所有降血压药都既降高压也降低压。

52岁女子,晨练晕倒,脑梗离世,医生:高血压者夏天最忌一件事

脑梗,发病迅速,可瞬间夺人性命,使人「”谈之色变”!夏天,是脑梗的一个高发季节,此时,需要格外注意。天气炎热,人出汗较多,身体易缺水,若不及时补水,易诱发脑梗。夏天开空调,室内外温差大,易使脑部血液循环产生障碍,易诱发脑梗。此外,高血压者,在夏季,血压不稳,也十分容易诱发脑梗。清晨,53岁的曹阿姨,早早起身,外出晨练。就在跳操的时候,猛一回头,曹阿姨突然就栽倒在地上了。几个人上前一看,曹阿姨已昏迷

吃「 ”他汀”升高血糖,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那「 ”他汀”还能吃吗?

都说吃「”他汀”药降低血脂,可是又听说吃「”他汀”药会升高血糖,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不是谣言。可是,这样问题也就来了。心血管病人还能不能吃「”他汀”?糖尿病人呢?还能不能吃?回答是,能吃,应该吃。心血管病人、糖尿病人都能吃,也应该吃。为什么?因为研究发现,心血管病人,可以从吃「”他汀”药中获益。糖尿病人呢,因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也能从吃「”他汀”降血脂治疗中获益。心

40岁以上患上了高血压,应该怎么办?10条法则助你躲避伤害

四十多岁的年纪,正是承担最大压力的年龄段,俗话说此时「”上有老、下有小”;当然在这个中年阶段,的确也是很多疾病侵袭身体的阶段,这其中就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如此此时被心脑血管疾病困扰,生活方式和治疗层面应该如何把控?在预防心脑血管这件事上,有些事情需要您各位注意。当您中年患上了高血压、动脉硬化后,应该怎么办?首先,如果这个阶段出现了高血压,也请您适当关注自己的身体是否还存在血

如何预防心脏病?

2016年农村心脏病死亡率为151.18/10万;城市心脏病死亡率为138.70/10万,冠心病死亡173.6万人。由此可见,心脏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对于已经确诊为心脏病的患者,病情控制相对比较麻烦,只有在源头上预防心脏病的发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如何预防心脏病?每1~2年进行1次10年风险评估,具体可参考China-PAR评估模型,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10.0%者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发病风险5.0%~9.9%者为为中危人群;

家里老人中风了?早期一定不要错过针灸治疗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加上长期吸烟、肥胖、不爱运动、天天吃山珍海味、喝酒等原因,导致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了所有家庭的重担,其中,脑卒中是最危险的,最常见的一种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这「”三高”意味着脑卒中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家庭负担都是非常大的威胁。即使家里人发现得及时,许多老人也遗留下了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严重问题,需要子女、护工照顾日常饮食。中风老人脑卒中用

想多活十年怎么做?专家: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延长寿命

美国的一项长时间大规模科学研究发现:50岁的人一旦不抽烟还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至关重要危险因素,一辈子都不太可能患心脑血管病或突发心脑血管事件,而且没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50岁的人有望比有几种危险因素的同龄人多活10年左右。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心脑血管病的最常见因素,上述危险因素包含身体肥胖、抽烟、患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疾病。

42岁男子,同学聚会后,心梗离世,切记:酒后不宜动情,克制才好

42岁的大伟,前几天刚参加了自己的大学同学聚会,没想到还遇见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小娟,更没想到,还因此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小娟立即将大伟送到了医院,可还是没能救回大伟,医生说,大伟是突发心梗,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医生不免叹息:酒后不宜动情,克制才好。而冠脉痉挛可引起严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酒后更不宜动情,房事会让人的中枢神经更加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出现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