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说故事》:虔诚修持类 肆、虔诚修持类古人云:力行之君子,得一善言,终身受用不尽。所著《护法论》,极力赞扬,附入大藏。再与说净土法门,必大有感动。《正钞》中〈净土决疑论〉,《续钞》中〈与五台山广慧和尚书〉,当详阅。此盖以严正服人,故人敬奉其言。中年出家,苦参力究。虽政事冗繁,而修持净业,不稍间断。璧予以先人手泽,恐久而湮没,作书册本而石印之。普令内而父母妻子,外而邻里乡党,皆修五戒十善,并修净土法门。
《印光大师说故事》:因果报应类 >《灵岩故事》,即将《文钞》中所有感应故事,分门别类,汇编成册,以作教理之辅证。>释智随谨记>二○○七年三月《灵岩故事》别序>《印光大师说故事》《灵岩故事》:即印光大师《文钞》中所讲「因果报应、三宝加持、念佛往生」等深有启发之感应事例也。《印光大师文钞》是一部学修之藏书,既有理论的深入阐发,又有事例之大量实证。共收一一四则,大分八类:>一、因果报应类(十四则):因果是佛法根本,通于三世,熟有先后。
《印光大师说故事》:往生记实类 捌、往生记实类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拙仙因作〈双白鹅往生记〉。夫妻子女均皈依。不得已,觅乡长说其事。森为二十尺之铁质大士法相起见,奔走呼号。因大病初起,仍为颈项外症,致左手下垂,数月不能提举。及已经得病,尚不令其妻归宁。已与未回去之相,天渊悬殊,后竟死亡。男子则父与师当为说。女子则母当为说。使慧佐之妻知此义,何至一病近年而死。
《印光大师说故事》:念佛感应类 柒、念佛感应类一句阿弥陀佛,即佛所证之无上菩提觉道。所以凡具信心念佛的人,应当以此普劝修持。可知念佛之功德殊胜。易园信之,病遂痊愈,故所以极力劝人念佛耳。十四年病膨胀数月,势极危险,中西医均无效。李云书如此重病,藉佛七加被,得以痊愈。应以舍利身得度者,即现舍利而为说法。一女弟子以母死灵柩在家,不忍逃,关门念佛。持珠念佛者,多不过为严察,亦有不察令去者。囗囗人信佛,但是持珠之男女,必不过为虐待。
导归净土 导归净土行芊居士选编目录:从律宗入净土>从禅宗入净土>从性相入净土>从密宗入净土>从仙道入净土>从儒学归净土>从基督入净土>逆境好修>从经教入净土从律宗入净土元照律师回修净土>生弘律范死归安养宋朝的元照律师,字湛然,俗姓唐,是余杭人。元照律师晚年当了杭州灵芝寺的住持三十年,传戒度僧一共多达六十次,而且对于净土法门也颇有归向的意思。
平庸凡夫 出多舍利 一般人,尤其是不曾学佛的人,都会害怕、嫌厌死人骨头,认为晦气,离远一点好;但是对于隆道法师所出示的碎骨,却各各争相围观。有人以为这一定是哪位高僧大德长期苦修的结晶舍利,有人则惊奇生命之奥秘,而知念佛实为不可思议。往生前半月,隆道法师从寺院回去探母,见其母坐在桌子边闲看家人打麻将。有莲友闻讯,齐来念佛三日;火化后,顶骨呈粉红色莲花状,更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舍利花。
念佛灭罪 王即哀求救济,比丘曰:“若大作功德,恐已不及,王可但念南无佛,七日不绝,便得免罪。”一念称佛之际,身心归敬,已种善根,况佛之威德慈悲不可称量。我若念佛,佛亦念我,佛之所念,佛道可成,何况灭罪。净土宗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但灭罪,又恃弥陀誓愿,度生西方,永不堕落。
念佛求鱼 一天,数千条大鱼游近该岛,一齐唱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有人学着鱼的声音唱念阿弥陀佛,鱼就会游到岸边;如果一直唱着佛号,捕这些鱼,它们也不逃走;如果好几个人一起唱念很久,捕到的鱼的味道就很鲜美;唱念的少的人捕到的鱼,味道就比较差。全岛的人都非常喜欢吃这种鱼,为了捕到它们,他们经常唱念阿弥陀佛名号。
低能坏和尚 念佛如果是功夫真的得力,他命运可以能够转得过来。低能没有关系,能不能往生西方是他的信、愿,他信不信西方?蕅益大师讲得很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浅深,所以最重要的是真信,真信切愿。譬如说无论是对人、对事,我喜欢这个、讨厌那个,这不是真信。这都没有我的事,与我都不相干,不再去管。
经像放光 于是,大师用如意杖指了指堂中一尊佛像,只见堂中所有的佛像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二)刘宋元嘉年间,江陵张僧定的妹妹从小奉佛,矢志出家,供奉一尊金色的小佛像。父母暗中将她许配人家,迎娶之日,她“悲呼不就”,烧香伏地请死,小佛像顿放光明,照耀一村。父兄惊异,只好随顺她的志向,取消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