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话你一定要记住 真正的心理减压之秘法 无论于己于人,疑心即生暗鬼。>慧忠国师一片苦心,可惜他的侍者却未能领悟他的深意。他只认为自己是一个卑微的侍者,而从未想到自己其实也有一颗佛心。在与人交往时建立互信的关系,才能给双方以真正舒心的环境。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座连接此心与彼心的彩虹之桥。这样,眼中的世界也必然会更加美好。
野狐精 野狐精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要慧忠国师加以试验。待国师再问第三次,大耳三藏技穷,默然以对。所以,慧忠国师...大耳三藏玩神通,是野狐精。野狐精会耍一些古灵精怪的小花样、小技巧,但究竟不是如来的大法。
算命算不准修行人 算命算不准修行人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二十六岁时入河南党子谷,修行四十年,敕住南阳龙兴寺,玄宗、肃宗、代宗皆曾召请进入宫内说法。有一天,代宗召见一人,该人自号太白山人,不言真实姓名年龄乡里,代宗就告诉慧忠国师道:“此人自认是一代奇人,颇有见解,敬请国师考验。”
用己心去接师心,故事总汇 用己心去接师心,才能直通清净自性。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从这则公案可以看出禅师们对外境的观点,完全是返求自心,而不是滞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现象的存在是片面的,其所以有分别,完全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慧忠禅师的反诘,紫璘供奉无语可对。第二次回答古镜未磨“此去汉阳不远”;古镜已磨,“黄鹤楼前鹦鹉洲”;即能认识自性当下即是,故有好茶吃也。
公案故事:心无外物 印度的三藏法师自诩神通,他来到慧忠禅师面前,向他验证。慧忠谦恭地问道:久闻您能够了人心迹,不知是否属实?慧忠于是心中想到了一件事,问道:请看老僧现在心在何处?三藏运用神通,查看了一番,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61 一圆相 61一圆相南阳慧忠国师俗姓冉,浙江会稽道出身,十六岁时谒见六祖惠能大师后,便隐居在长江和黄河间的南阳深山里苦修四十年,晚年才应肃宗皇帝之召,担任长安光宅寺的住持。虚空非长非短,非方非圆,实乃无相。慧忠国师画一圆圈,藉此表示实相无相,难怪南泉禅师说,我们不能以有相去参拜无相了。
奈何东君轻薄 睦州急急关门,夹伤了云门的一苹脚。玄宗时任黄门侍郎,代宗时为「天下观军容宣尉处置使」。自此专总禁兵,权倾朝野,恃势恣横,求取无厌。朝廷裁决,鱼朝恩经常不予理睬,自行其是。那时,代宗属下有一位奇异之士,能陷会算,自称太白山人,代宗对之极为尊敬。慧忠受诏入宫,代宗便有意让这两位绝世高人见上一面。太白山人听都没听过,一时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国师是宝 有一天,代宗召见一人,该人自号太白山人,不言真实姓名年龄乡里,代宗就告诉慧忠国师道:“此人自认是一代奇人,颇有见解,敬请国师考验。”此问一出,太白山人茫然不知所对,慧忠国师又指着地问道:“请问这是什么地呢?”在旁的代宗非常欣悦地说道:“朕有国位,不足为宝,朕有国师,国师是宝!”慧忠国师考验太白山人之话,虽非佛法,但从禅慧中流出之名言,岂是外道以分别意识所能应对!
自己命运自己算 自己命运自己算文/释本性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据此,一切有命,当听天由命。佛教对命运的看法,契合于上面的第二种说法。命运,只垂青于不服命运的人。实在要算,自己算算自己的命,自己最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将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