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战国 三龙蟠螭环透雕佩 [专家点评]战国三龙蟠螭环透雕佩战国中期玉透雕三龙环形饰,直径6.4厘米。这块玉器呈黄褐色,半透明。体形扁圆,镂雕而成。中央一环,内外边缘雕琢突弦纹轮廓周线。环的表面刻细密的綯索。环外雕镂三条姿态相同的龙,皆作顺时针方向爬行,颇富动态感。躯体表面雕琢有鳞甲纹和云纹。此环...工艺难度较大,雕镂琢磨极精致,堪称战国玉器一绝。该器物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南七汲中山国1号墓出土,现收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专家点评] 明 金凤冠饰 [专家点评]明金凤冠饰明金凤冠饰细部此金凤冠顶饰出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凉城县麦胡图村,残高11.3厘米,宽8.8厘米。钗头为一只金凤凰,凤首头顶花冠微低,敛翼,脚踏一朵浮云,美丽的凤尾呈扇形展开。金凤除头部以金叶制成,其余部分均用细如毫发的金线镙制而成。冠体纤细秀丽,玲珑剔透,精美绝伦。此冠与江西省南城县明益王朱由槟夫妇墓出土的金凤钗的钗头凤极为相似,只是凤尾略有区别,而...工艺及装饰风格却是一致的。
[专家点评] 南宋 吉州窑海水纹炉 [专家点评]南宋吉州窑海水纹炉这件南宋吉州窑海水纹炉,高17.2厘米,口径20.6厘米,底径13.4厘米。胎质灰白,敞口,唇外凸,斜腹壁下收,高圈足,下腹部有一道加固腹壁的腰箍。白地褐彩,纹饰层次繁密,共分六组,每组各以粗细弦纹相隔。口边饰卷枝纹,腹部绘满海涛,腰箍饰以细莲瓣一周,腹下部饰“卍”字形锦纹,近足外饰连环回纹和连续的S纹。造型奇特,纹饰纤细,绘画流畅,独具风格。1966年江西新干出土。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商代 金耳坠 [专家点评]商代金耳坠这对金耳坠其一长7.4厘米,宽6.6厘米,厚0.04厘米,重10克;其二长7.3厘米,宽5.5厘米,厚0.03厘米,重8克。说明鬼方部落或方国的活动,在商代晚期由陕北等地进入了关中地区,这对研究商、周方国及鬼方势力在陕西的消长及双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这对耳坠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专家点评] 春秋晚期 钮钟 [专家点评]春秋晚期钮钟春秋晚期钮钟为一套九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钟的顶部有一长方形竖环钮,上饰蟠螭纹。篆间有乳钉36枚,每面18枚,隧部有4个相向的蟠螭纹组成的纹饰。该钟内铸有铭文,器主的名字被铲。看来该钟原本不是该墓的墓主所有,可能是在某一次战事中被楚国所得。该钟保存完好,音质准确。这是我国目前出土的钮钟精品之一。此钟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
[专家点评] 良渚文化 玉钺 [专家点评]良渚文化玉钺良渚文化玉钺局部细图良渚文化玉钺通长17.9厘米,上宽14.4厘米,刃宽16.8厘米,厚0.8厘米。该器物玉质浅青色,少量褐斑。两面的刃部上角均以浅浮雕加阴文细刻琢成神...面图象,下角均有鸟纹,其纹样均与同墓所出的大玉琮上形象完全一致。器表抛光精致,光洁闪亮,良渚文化玉钺上雕琢文饰,仅此一件,为同类器物中罕见的精品。此器物1986年出土于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现收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专家点评] 西汉 滇国三水鸟铜扣饰 [专家点评]西汉滇国三水鸟铜扣饰西汉三水鸟扣饰,长15.5厘米,高11.5厘米,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该扣饰的主体造型为三只依偎在一起的水鸟,其中一只是正面,两只侧面,皆作引颈长鸣状。有趣的是,三只水鸟的足下踩踏着两条蛇,蛇首昂立,身子弯曲、缠绕,呈左右对称排列。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玉石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玉石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上展馆]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玉器鉴赏-装饰品 1989年9月20日,新干县大洋洲乡农民在程家村涝背沙丘取土时发现青铜器,后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共出土青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这是江西也是江南地区出土商代青铜器数量最多、器种最丰富的一次,是南方商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该遗存出土玉器754件,可分为礼仪器和装饰品两大类。
[网上展馆]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兵器精品选粹 [网上展馆]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兵器精品选粹商目雷纹青铜钺通高35.2厘米,刃宽34.8厘米,肩厚1厘米,重6千克。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兵器223件,占此批青铜器数量近一半,有钺、矛、镦、戈、鳟、勾戟、剑、刀、匕首、镞和胄等。新干大洋洲一次出土大小青铜钺6件,大型者有2件。形体与目雷纹青铜钺基本相同,但身厚体重。大洋洲青铜矛(矛头),样式多变,个性鲜明。大洋洲出土青铜戈25件,只有前两类,没有銎内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