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网上展馆]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兵器精品选粹

[网上展馆]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兵器精品选粹

商 目雷纹青铜钺 通高35.2厘米,刃宽34.8厘米,肩厚1厘米,重6千克。

商 嵌红铜云纹青铜钺 通高36.5厘米,刃宽36.3厘米,肩厚1厘米,重11.4千克。

商 青铜勾戟 通长27.4厘米,内长6.6厘米,援宽7厘米,重630克。

商 曲脊翘首青铜刀 通长43.4厘米,本宽7厘米,重460克。

商 双系带銎青铜钺 通长14.2厘米,刃宽8.7厘米,肩厚0.5厘米,重205克。

商 兽面纹青铜胄 通高18.7厘米,口径21×18.6厘米,重2.21克。

商 双首纹直内青铜戈 通长26.1厘米,援宽6厘米,重330克。

商 鱼纹短胡直内青铜戈 通长26.5厘米,援宽5厘米,重160克。

商 四穿长胡青铜戈 残长22.5厘米,援宽5.5厘米,重310克。

商 四棱锥形青铜矛 通长16厘米,骹径1.8厘米,重100克。

商 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 通长30.5厘米,骹宽2.7厘米,重270克。

商 鱼首曲内青铜戈 通长25.3厘米,援宽5.4厘米,重240克。

商 宽体青铜剑 通长35.7厘米,体宽8.4厘米,重490克。

商 卷云纹青铜匕首 通长19.5厘米,宽1.2厘米,厚0.15厘米,重45克。

商 虎首曲内青铜戈 通长26.5厘米,援宽4.8厘米,重270克。

商 短骹长叶形青铜矛 通长30.5厘米,骹宽2.7厘米,重270克。

商 带穿长条青铜刀 通长25.7厘米,身宽3厘米,重150克。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兵器223件,占此批青铜器数量近一半,有钺、矛、镦、戈、鳟、勾戟、剑、刀、匕首、镞和胄等。它们铸造精致、形制美观、造型奇特、种类齐全,而且还有一批新颖兵器。这些锐利、奇形的青铜兵器展现时,仿佛一支气宇昂扬、雄壮英武的军队就浮现在我们的面前,也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弘的商代战争场景。 钺是一种长柄的劈砍兵器。其首宽阔扁平,近似于横置的梯形,弧刃,平肩,内呈长方条插入柄中。钺最初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石斧,晚期演变为石钺、玉钺,商周有了青铜钺。商代流行大型的方内青铜钺,它已不适用实战,主要作为仪仗之器,为 ... 统:,巾的象征物,带有王权意义,主征伐和刑斩。 商代大型青铜钺通长约在30厘米以上,现存者屈指可数。新干大洋洲一次出土大小青铜钺6件,大型者有2件。

  目雷纹青铜钺,通高35.2厘米、刃宽34.8厘米、肩厚1厘米,重6千克。体扁近长方,长略大于宽,上厚下渐薄。上方正中伸出厚内,其中有一穿,两旁肩上亦各有一穿。两侧渐张,弧刃最宽。上边和两侧饰目雷纹,侧脊浮凸鱼形几何纹。钺中央镂出大口,上角翘,下角圆,上下各布1排利齿,口围一周鱼形几何纹。镂空大口为兽面简省,仅取呲嘴咧牙形状。

  另一件嵌红铜云纹青铜钺,通高36.5厘米,刃宽36.3厘米,肩厚1厘米,重11.4千克,是目前所见最重的青铜钺。形体与目雷纹青铜钺基本相同,但身厚体重。镂出的大口上下各排列双行利齿,口周一圈鱼形几何纹。上边和两侧饰云纹,纹饰宽凹线中嵌满红铜(现大部腐蚀丧失)。在红铜衬托之下白亮的青铜纹饰十分漂亮、耀眼,增添了华美和贵重之感,营造出庄严、肃穆的仪仗氛围。它足我国现存最早采用错金属工艺的商代器物之一。

  双系带銎青铜钺,通长14.2厘米,刃宽8.7厘米,肩厚0.5厘米,重205克。其上为扁圆管状銎,延至体上部,口周沿加厚。体扁近长方,两侧渐外张,下弧刃最宽,若折肩小铲。侧上左右各突出一耳,耳中镂空作系。体大部装饰云纹图案,下方省体兽面,有目、鼻和角,上方兽面简略,目可辨,以銎代鼻。銎管两面饰蕉叶形纹,内有卷云纹,中轴为鱼形几何纹。器表乌黑光亮,刃锐如故。这种直銎钺极为少见,形体很小,纹饰精美,用作礼器。

  青铜矛出现于商代前期,矛身如叶状,两侧为刃,前聚为锋,叶脊下延为胶,内空作銎,用于安柄。今日我们所见青铜矛几乎只存矛头,柄早已腐烂殆尽。大洋洲青铜矛(矛头),样式多变,个性鲜明。

  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通长30.5厘米,胶宽2.7厘米,重270克。体近柳叶,叶边刃微弧,后刃圆弧。胶约与叶等长,截面菱形。正中隆脊,叶后有柳叶形浅槽。

  短胶长叶形青铜矛,通长25.2厘米,胶宽4.1厘米,重260克。叶扁长,尖形,脊明显,边刃直,前锋锐。胶端处起始的两条纵向狭深槽延至叶后尖状聚拢,内为浅槽。槽下段有两穿,其旁胶上仍然残留捆绑成宽带的线痕。

  四棱锥形青铜矛,通长16厘米,胶径1.8厘米,重100克。体作细长的四棱锥形,四面平直,汇成尖锐前锋。胶圆内空,端加厚一匝。胶端截面呈正六边形。

  青铜矛是商代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兵器,大洋洲的情况亦是如此,数量最多,这充分说明矛的重要地位。尽管商代南北方都将矛用作主要兵器,且与戈配合使用,但矛在南方更为重要。新干大洋洲青铜矛通过尺寸长短的不等,叶体形状的不同,血槽形式的变化,双系位置的安排,装饰风格的差异,胶銎截面的多样,构成了大洋洲青铜矛丰富的样式,有的符合实战的需要,有的满足仪仗的形式。那种扁菱形状胶部、叶作柳叶形的短胶矛,还有那种半环形双系的特短胶矛均不见于北方地区,其上嵌绿松石的几何鱼纹更突显出其独特的地方色彩;那种异形的棱锥体的矛,更是大洋洲所独有,因为此型青铜矛在北方地区要晚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流行。尽管大洋洲部分青铜矛与北方地区相同,但大多数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既是继承了本地区传统兵器的形制,又为了适合南方地区山岭连绵、江河密布的特殊地理条件创造出的新式的青铜矛,出收自如,可以充分发挥刺 ... 的威力。

  横刃长柄的青铜戈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时期,一直延用到战国、秦。先秦时期戈列为五种车战兵器之首。戈因横刃有锋,垂直装柄,故其可用内刃钩割,可用外刃推杵,可用前锋啄击,有较强的搏 ... 效果。青铜戈依其安柄的形式,可分为直内戈、曲内戈和銎内戈。大洋洲出土青铜戈25件,只有前两类,没有銎内戈。

  虎首曲内青铜戈,通长26.5厘米,援宽4.8厘米,重270克。扁长直条形。援体向上微弧,下刃明显。中隆为脊,前折成锋,上下短阑。援后两面饰三角形的阳线省体兽面纹。内端首弯曲,雕刻成虎首形状,圆眼,口张齿利。兽面纹与虎首的眼处均镶嵌绿松石,有的已经脱失。

  鱼首曲内青铜戈,通长25.3厘米,援宽5.4厘米,重240克。援边刃近直,向前渐窄,弧收成锋,隆突为脊。援中有箭形浅平凹槽,后有一圆穿。穿之两面旁侧各饰一变体卷尾龙纹。上阑短,下阑长。内部狭窄,中有圆穿,末端简略兽首,目中央,周云纹,端口开,上颌卷。

  双首纹直内青铜戈,通长26.1厘米,援宽6.0厘米,重330克。援中隆起成脊,三角状前锋,后段渐阔,下缘曲出微带胡。上阑存,下阑残。内窄于援,圆穿后两面刻划粗阴线图案。方框之内并排双人首,大开嘴,椭圆目,出耳廓,开额面。头顶竖立四根饰物,向外弯曲。

  鱼纹短胡直内青铜戈,通长26.5厘米,援宽5厘米,重160克。长援,短胡,三角锋。援体两面凹下的血槽外形呈鱼形几何纹,以阳线勾勒,槽的前半包含一小的鱼形几何纹,后半又勾勒成一简略的完整鱼形。内上有内扁圆环、外半圆的凹下的浅槽,原嵌绿松石片全部脱落。

  四穿长胡青铜戈,残长22.5厘米,援宽5.5厘米,重310克。横“卜”形扁平体。援长宽阔,向前渐窄,前端折成三角形锋。援体两面有似长箭形凹槽,前尖,后分尾,内有三道细凸弦纹向前会聚,实则为变形的鱼形几何纹。援本部一圆穿。胡长窄,细突棱侧阑,阑前有四个长方形的小穿孔。末端残。

  大洋洲青铜戈样式也较为丰富,内有曲、直和磬折的不同。曲内并非如北方戈倨句形的曲内,其前段大部近直,只是末端造型弯曲。曲内造型有虎首和鱼首两种,而虎和鱼恰是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上表现特别多的两种动物,但戈上虎首和鱼首与其他器物的虎与鱼首形象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以等宽的线条构成平面图案,边缘清晰,口嘴却有立体的效果。直内青铜戈上也有不少特别之处,一半以上的援体上有一条凸起明的中脊窄线,有的援体如叶形,这些都是对北方中原戈式的改造。

  带穿长条青铜刀,通长25.7厘米,身宽3厘米,重150克。窄长扁平体。口刃中段微弧,上首卷勾,下段弧曲。卷首之外背侧平直。后背明显有木柄夹持痕迹,背上的二方穿是用于穿绳固刀。这种青铜刀非短兵器,插绑于长柄之上可以长距离砍 ... ,以往多见于晋陕相邻地区,具有先周的风格。

  青铜勾戟,通长27.4厘米,内长6.6厘米,援宽7厘米,重630克。近“十”字形扁平体。援下勾,体后宽,前收窄,三角锋。两面援中有鱼形几何纹的浅平凹槽。本处向上伸出,顶端朝后卷曲如钩状的锐薄弯刀;下延的胡直长窄。刀背、援本和胡后有减薄的窄边,其上两长方穿孔,方便固其于秘。这种形状的勾戟是一种直内戈和长条带穿刀合体的兵器,兼具两种兵器的功能。它与多穿长胡戈、带穿长条刀一样不见于中原地区,而偶见于商之周边的先周文化地区。这些兵器为研究商代赣地吴城文化与先周文化间的交流提供了材料。专家进一步研究发现早在商代,江西地区就通过长江和汉水可到达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与陕西先周地区有通畅的交流渠道。

  刀,是我国古代一种砍 ... 的兵器,在原始社会,各种材料制成的刀既是劳动的工具,也是自卫的武器。商代青铜刀形体大小相差很大,大约30厘米以上者作为兵器,适用于近战的砍 ... ,小型者则为工具。刀的形式主要根据脊的曲直可分为:直脊、曲脊和直脊翘首三种。新干大洋洲有作为兵器用的大刀13把,均为短柄翘首形,脊上或饰有锯齿,或饰浮凸的鱼形几何纹,刀刃近直,与北方中原殷墟刀脊上多镂空成片状的扉棱、刀刃多凹不同。大洋洲有4把刀柄仍带有环,可见当年是茎包木把,外套青铜环箍。商代各地出土的青铜刀中,新干大洋洲的数量最多,形体最大,铸制最精,保存最好。

  曲脊翘首青铜刀,通长43.4厘米,本宽7厘米,重460克。刀体后宽前窄,背厚曲,刃薄直。首翘锋尖,体凹深长,如新月状。本脊稍隆,与柄顺直。脊饰锯齿纹,两侧素面。

  剑足一种带尖锋双刃的可刺可 ... 的兵器,由柄(茎)、剑身两部分组成。据目前的资料,青铜剑大概起源于商末周初。商代晚期北方地区剑尚不流行,偶见有如矛样短剑,剑体为窄长的三角形,斜肩,扁茎,或有铃首。  新干大洋洲的宽体青铜剑,通长35.7厘米,体宽8.4厘米,重490克。扁平长体。体扁阔,前宽后收,两刃平直,前端弧刃相接成锋。体一面中线凸起成脊,另一面平,前中部浅平槽,如一条束颈的尖尾鱼状。其宽体单面刃,无格无首,扁茎可安装木柄。南方地区多山近水,步兵交战为主,近战需要轻巧短小的兵器。此剑有双刃,为砍 ... 兵器,应属剑类,不见于其他地区,这说明南方地区扁茎剑出现早于中原地区。

  匕首是一种以刺为主的短兵器,适用于近战 ... 之用,形制基本与剑一样。只是比剑短小。大洋洲的卷云纹青铜匕首,通长19.5厘米,宽1.2厘米,厚0.15厘米,重45克。扁薄长条。一面平,一面微弧出,两侧刃平行,三角形锋尖锐。两面体后饰三角形的阳线卷云纹。商代其他地区出土的匕首各有特点,晋陕交界处的多呈脊柱状,成都地区的为柳叶形,大洋洲的匕首形状与它们有很大的不同。

  胄是在作战时防护头颈部的帽子,战国以后称兜鍪,宋代名头鍪,宋以后则称盔。最原始的胄是用藤和皮制成的,商代才开始有了青铜胄。其圆顶,深腔,两侧可下遮及耳和颈上部,可以有效地保护头颈。商代青铜胄主要集中出土于商朝的都城殷墟(今河南安阳),1935年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大墓一次出土140多顶青铜胄,其他地方较少发现。这些商代的青铜胄大都锈蚀严重,不甚完整。大洋洲出土者则表面光滑,完整如新。

  兽面纹青铜胄,通高18.7厘米,口径21×18.6厘米,重2.21克。其形圆帽,中空,缘平。高浮雕兽面纹,粗大单角外卷,长方圆目横置,卷云状耳竖立,内卷鼻口居中。边沿增厚一周,前面开口收进,如兽面之横口。自前至后正中凸脊,顶上伸出一截小圆管,用以安插缨饰。侧边各有一小孔,以穿绳系胄固于颌下。顶侧兽角旁各有一小洞,用作透气。胄的设计既要考虑防护功用,特别是战斗中兵器的种类和 ... 伤的方式,也要兼顾外表美观和适宜戴之。此胄戴之威武英俊,轻便舒适,是存世最漂亮的青铜胄,乃兵器珍品。 青铜兵器是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数量众多,铸制先进,种类繁多,精美实用,再现了商代江南一个方国强大的军力和国力,这是青铜时代方国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 (文/王宁)

  来源:《收藏界》2007年01期

  责编:之谦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上展馆]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兵器精品选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4.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5.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8.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评书中这种兵器看上去不起眼,无形剑斗七侠时凭它可敌宝刀宝剑

    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个人能耐再大也需要有配套的装备才能得以全部发挥,吕布手中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这让他纵横疆场无敌手。在江湖绿林中也是如此,无论是行走江湖的游侠,还是武林中的剑客,一件称手的兵刃都傍身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短打书中侠客爷们经常用的兵器是宝刀宝剑,而一些外五行的兵刃也不少见,比如日月五行轮、子午鸡爪鸳鸯钺、三尖匕首钺、子午盘龙梢等。可有一种不常见的兵器却给三鱼留下了深刻的印

随机推荐

  1. 隐瞒重要的秘密

    >阿凡提和他的一位门徒出门旅行,他们每到一处便介绍自己是...派来的使者,这样,馕、水果等食物便会送到他们手中。如此反复多次,吃的食物总比阿凡提多好些。>几天后,阿凡提问他为什么用这种奇怪的方式吃东西。>>阿凡提一听,脱下套鞋打了门徒两记耳光说道:“天哪,你还算我的高徒吗?为什么对我隐瞒这么重要的秘密呢?出来这么多日子了,有多少食物我没能吃下去而把它浪费了!”

  2. 吟游诗人:威廉莎士比亚-新发现的形象揭示

    一幅莎士比亚的新肖像被发现,这被认为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幅肖像。来自《每日电讯报》:剧作家的绘画被誉为“本世纪的文学发现”,是在被植物学家和历史学家马克鉴定后发现的格里菲斯这张照片被认为是16世纪一本关于植物的书中发现的威廉·莎士比亚的之一张也是唯一一张同时代的肖像。这位身穿罗马服装的大胡子男人并没有立刻让人想起世界上最著名的剧作家。不过是一位破解密码的植物学家声称确定这张“电影明星美貌”的男子肖像

  3. 对越反击战中我军战士们本来觉得没用的累赘,最终却保住了胜利

    中国军队最近一次遭受化学武器的侵袭,还是发生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故而越军的化学战,根本没有对...造成什么危害。反倒是激发了我军全体官兵的愤慨,和加倍严惩这伙不要脸的敌人的决心。3月1日开始,我军集结300多门大口径火炮,在短短30分钟时间内,向谅山发射万余炮弹,谅山一片火海,为我军最终攻克越军防线开辟了通道。

  4. 斤斤较量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jīnjīnjiàoliàng。

  5. 出生时辰看哪些人年底之前事业财运都很旺

    一、出生在卯时卯时是早上5-7点钟,这个时辰出生的朋友年底之前事业或相关方面的财运能得到外界的助力,意思就是如果想合作或者想变动,在年底之前出现的机会都会比较多,在财运上也有机遇可以去进取,算是对自己有利的时间段。

  6. 贴示:鸡蛋不能跟什么东西一起吃?

    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对健康会产生不良作用。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鸡蛋甘平微寒,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共食会发生反应,...肠胃道,引起腹泻。

  7. 華航 60 年制服历史

    華航60年制服歷史中華航空公司最近在他們的粉專上放上了60年來制服的演進,應該對很多年輕的朋友來說只知道2015年的那次改版,這次就讓我們看一下華航精心準備的介紹圖片吧。1962年第一代制服-台北至花蓮首航1967年的鳳仙裝1971年的頭等艙迎賓旗袍1973年帶有小斗篷的夏季制服1995年的紅梅揚姿制服2015年至今再創旗袍新時尚大家喜歡哪一套呢?

  8. 苏轼虽然是个天才与全才,但是「 ”江湖老大”也不是这么好当的

    文坛领袖他是北宋的文坛领袖,诗词书画,无不独领...。

  9. 1901年载澜被发配哪里?宁古塔是什么样的存在?

    是一个什么样的塔呢?清朝诗人吴兆骞被发配宁古塔二十三年,不是也活下来了吗,还在冰天雪地苦寒之地写了好多诗。>>发配宁古塔这样的事情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直到清朝灭亡还有人被流放宁古塔。最后一个有记载被最发往宁古塔的人是爱新觉罗·载澜,道光皇帝的孙子,光绪皇帝的堂兄。>1901年在于八国联军议和中,八国联军认为载澜是“首祸”之一,要求严惩。就这样,载澜于1916年病死于宁古塔。

  10. 伤感失恋说说 恨过你、咒过你,可我还是想念你-感人的情话

    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