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戈

[网上展馆]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兵器精品选粹

[网上展馆]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兵器精品选粹商目雷纹青铜钺通高35.2厘米,刃宽34.8厘米,肩厚1厘米,重6千克。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兵器223件,占此批青铜器数量近一半,有钺、矛、镦、戈、鳟、勾戟、剑、刀、匕首、镞和胄等。新干大洋洲一次出土大小青铜钺6件,大型者有2件。形体与目雷纹青铜钺基本相同,但身厚体重。大洋洲青铜矛(矛头),样式多变,个性鲜明。大洋洲出土青铜戈25件,只有前两类,没有銎内戈。

[专家点评] 西汉 滇国豹衔鼠穿銎铜戈

[专家点评]西汉滇国豹衔鼠穿銎铜戈西汉滇国豹衔鼠穿銎铜戈,高27厘米,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现藏在云南省博物馆。该戈无胡、无穿、方内,銎呈椭圆形,援与銎部形成交叉形状,前锋收缩略呈梯形。老鼠被猎食者衔于半空中,头朝下,身体极度扭曲,作挣扎状,显然尚未毙命。将这一惨烈的捕食过程铸造在兵器上,显然是具有威慑敌人表现英武等象征意义,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滇国人民在云南丛林中艰难的狩猎生活。

[专家点评] 商 四穿长胡青铜戈

[专家点评]商四穿长胡青铜戈商四穿长胡青铜戈,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残长22.5厘米,援宽5.5厘米,重310克。戈横“卜”形扁平体。援长宽阔,向前渐窄,前端折成三角形锋。援体两面有似长箭形凹槽,前尖,后分尾,内有三道细凸弦纹向前会聚,实则为变形的鱼形几何纹。胡长窄,细突棱侧阑,阑前有四个长方形的小穿孔。

[专家点评] 商 虎首曲内青铜戈

[专家点评]商虎首曲内青铜戈商虎首曲内青铜戈,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通长26.5厘米,援宽4.8厘米,重270克。援体向上微弧,下刃明显。中隆为脊,前折成锋,上下短阑。援后两面饰三角形的阳线省体兽面纹。内端首弯曲,雕刻成虎首形状,圆眼,口张齿利。兽面纹与虎首的眼处均镶嵌绿松石,有的已经脱失。

韩国出土26枚中国五铢钱当国宝!中国网友:少见多怪

铜戈上面有26枚中国古代五铢钱来装饰,距今2000多年历史,但出土时表面乌黑油亮,让韩国专家奉为国宝。韩国出土的铜戈当时消息一出,就引起国内无数华夏子孙的惊吓——26枚就成国宝了?!多到最后,必须得论吨称才能大概点算清楚,相对于韩国出土26枚五铢钱就奉为国宝、听闻还打算申遗的举动,我们伟大的中国,真不知道是不是该申请个宇宙级国宝了。汉武帝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

鸭绿江出土赵国铜戈,意外解开战国谜团,传播11年谣言被推翻

「”将相和”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正是主人公廉颇、蔺相如的精诚辅佐,使得赵国继胡服骑射之后再次走向强盛,打下了与秦国抗衡的基础。可惜的是,唯一有希望在东线阻挡秦国进兵的赵国,在蔺相如病故、廉颇遭撤换后,随即遭遇了长平惨败,数十万生力军损失殆尽,赵国自此一蹶不振,三晋当中再无一国有实力单独与秦国抗衡。当然,我们今天要聊的不是耳熟能详的长平之战,而是「”将相和”中蔺相如的身份谜团。按照《史记》记载,蔺相

王的生活:大云山汉墓出土的文物极度奢华

大云山汉墓,位于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顶,于2009年底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经过鉴定,这是一处西汉早期的规格极高的夫妻同冢异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大云山汉墓刘非与汉武帝刘彻为同父异母之兄弟,长刘彻12岁。

韩国出土商朝铜戈,揭开困扰朝韩千年谜团,秦始皇不征伐或可解释

众所周知,全世界所有华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这是因为我们尊上古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为中华始祖,「”炎黄”即由此而来。而对于邻国韩国来说,他们则自称为「”三韩子孙”。这「”三韩”指的是古代...半岛南部的马韩、辰韩、弁韩三个部落。但提到「”三韩”,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让「”三韩”略显尴尬的存在—「”箕子...”。据《史记》记载,武王克商后,纣王的亲戚箕子因不愿侍周,带着族人迁徙...,「”武王乃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