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闵

白居易甘露之变

唐文宗起用李训、郑注是为了翦除宦官的流行说法不确,实际上是为了破除李德裕、李宗闵两个官僚朋党。文宗起用他们后,认为他们同自己的太平理想契合,予以倚重,这时才翦除宦官,是实现理想的一个步骤。李训、郑注发动政变,以临时纠集的乌合之众,同拥有强大军队的庞大宦官势力斗争,必然失...

牛李党争是什么时候的事?富二代VS穷二代:唐朝牛李党争是咋回事?

据某些历史研究者认为,晚唐的牛李党争是因为李世民“民主”遗风的缺失、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藩镇割据三者互为条件和依托而形成的,因为政治趋于黑暗个人权势就会更加膨胀,此时的朝堂也只能是争权夺利的政治斗牛士的最疯狂竞技场,斗争的结果也只能是加速唐朝的积贫积弱甚至于亡国。当时,士流...

杨嗣复简介_杨嗣复与杨贤妃_唐朝宰相杨嗣复

父亲杨于陵告老还乡后,杨嗣复要求回家去服侍年老多病的父亲,朝廷不肯批准。杨嗣复只得坚决要求辞职。皇帝认为杨嗣复是‘安王’、‘杨妃’的党羽,于是派人分路去追杀杨嗣复、李玨等人。

朋党的争吵

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一直闹了四十年,历史上把这种争吵叫做“朋党之争”。这场争吵还是在唐宪宗在位时候开始的。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一个叫牛僧孺。打这以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跟士族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两下明争暗斗得厉害。>闹了四十年的朋党之争终于收场,但是混乱的唐王朝已经闹得更加不好收拾了。

郑覃是哪朝大臣?宰相郑覃人物生平简介

郑覃被卷入此次事件后,通常被认为是李党。这项工程直到837年郑覃拜相才完成。郑覃改任秘书监。李训、郑注和很多朝臣如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都被宦官逮捕或...害。令狐楚和郑覃证实供词是王涯所写。随后,文宗将两人留在宰相官署关注后果。郑覃则和李石一同被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此后,朝臣就依靠郑覃、李石来保证人身安全。同年,郑覃请辞。不久,郑覃、陈夷行都被罢相,郑覃再次担任右

杨嗣复人物生平简介,杨嗣复是哪个朝代的人?

父亲杨于陵告老还乡后,杨嗣复要求回家去服侍年老多病的父亲,朝廷不肯批准。杨嗣复与牛僧儒、李宗闵,出自同门,志趣相近,私交很深,杨还是个性情中人,所以他总体上属于‘牛李’的圈子。杨嗣复只得坚决要求辞职。>最终皇帝罢免了郑覃、陈夷行,让杨嗣复一个人独力管理天下事,这说明他还是很信任杨嗣复的。>皇帝认为杨嗣复是‘安王’、‘杨妃’的党羽,于是派人分路去追...杨嗣复、李珏等人。

杨嗣复的人物生平 杨嗣复的个人评价

父亲杨于陵告老还乡后,杨嗣复要求回家去服侍年老多病的父亲,朝廷不肯批准。杨嗣复只得坚决要求辞职。>最终皇帝罢免了郑覃、陈夷行,让杨嗣复一个人独力管理天下事,这说明他还是很信任杨嗣复的。>皇帝认为杨嗣复是'安王'、'杨妃'的党羽,于是派人分路去追...杨嗣复、李珏等人。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中国唐代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牛党的首领是牛僧孺、李宗闵,李党的首领是李德裕,故史称牛李党争。此后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除去大和九年甘露之变前夕,牛李两党都被当时掌权的李训、郑注排斥朝外,大体上是两党交替进退,一党在朝,便排斥对方为外任。宣宗早就厌恶李德裕,即位之后即贬之外任,李党纷纷被斥。牛李两党之争终于以牛党获胜结束。

中晚唐的「 ”牛李之争”:世家的最后一搏和庶族的逆袭

大唐的末日光景(四):耗尽朝廷元气的牛李之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这是晚唐文宗发出的一句哀叹,宦官和藩镇问题已经持续压迫李唐近百年,而朝廷中枢的大臣们也跟着凑热闹,将偌大的朝廷折腾成了辩论赛现场,李唐的君王也成了...裁判。奇怪的起因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考生牛僧儒、李宗闵等人在「”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制科考卷中,「”指斥时政之失,言甚硬直,无所回避”。宰相李吉甫认为这是将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