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朋党的争吵

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派别。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一直闹了四十年,历史上把这种争吵叫做“朋党之争”。 这场争吵还是在唐宪宗在位时候开始的。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能够直言敢谏的人才。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一个叫牛僧孺。两个人在考卷里批评了朝政。考官看了卷子,认为这两个人符合选拔的条件,就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 >这件事让宰相李吉甫知道了。李吉甫是个士族出身的官员,他本来就瞧不起科举出身的官员,现在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敢批评朝政,揭了他的短处,更加生气。他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人被推荐,完全是因为跟试官有私人关系。唐宪宗听信了李吉甫的话,把几个试官降了职,李宗闵和牛僧孺也没有受到提拔。 >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依靠他父亲的地位,做了翰林学士。那时候,李宗闵也在朝做官。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这件事,仍旧记恨在心。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进士考试。有两个大臣因为熟人应考,私下里托过考官,考官钱徽没卖他们的面子。正好李宗闵有个亲戚应考,被选中了。这些大臣就向唐穆宗告发钱徽 ... 。唐穆宗问翰林学士,李德裕说真有这样的事。唐穆宗就把钱徽降了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 >李宗闵认为李德裕成心排挤他,把李德裕恨透了。牛僧孺当然同情李宗闵。打这以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跟士族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两下明争暗斗得厉害。 >到了唐文宗即位以后,李宗闵走了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也把他提为宰相。这两人一掌权,就合力打击李德裕,把李德裕调出京城,当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节度使。 >那时期,西川附近有个吐蕃将领投降。李德裕趁机收复了一个重镇维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这本来是李德裕立了一功。但是宰相牛僧孺却跟唐文宗说:“收复一个维州,算不了什么;跟吐蕃搞坏关系,才不上算呢。”他要唐文宗下令叫李德裕把维州让还吐蕃,使李德裕气得要命。 >后来,有人告诉唐文宗,说退出维州城是失策,并且说这件事是牛僧孺排挤李德裕的手段。唐文宗挺懊悔,对牛僧孺也疏远了。 >唐文宗本人也受宦官控制,没有一定的主见。一会儿用李德裕,一会儿用牛僧孺。一派掌了权,另一派就没好日子过。两派势力就像走马灯似地转悠着,把朝政搞得十分混乱。唐文宗也闹不清谁是谁非,想起这件事直叹气,说:“要平定河北容易,要除掉朝廷的朋党可真难啊!” >牛、李两派为了争权夺利,都讨宦官的好。李德裕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监军的宦官杨钦义被召回京城,大家传说杨钦义回去一定掌权。临走的时候,李德裕就办酒席请杨钦义,还送给他一份厚礼。杨钦义回去以后,就在唐武宗面前竭力推荐李德裕。 >到了唐武宗即位,李德裕果然当了宰相。他竭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他们都贬谪到南方去。 >李德裕得了武宗信任,当了几年宰相,因为办事专断,遭到不少朝臣的怨恨。公元846年,唐武宗病死,宦官们立武宗的叔父李忱即位,就是唐宣宗。唐宣宗把武宗时期的大臣一概排斥,即位第一天,就撤了李德裕的宰相职务。过了一年,又把李德裕贬谪到崖州(今广东海南岛)。 >闹了四十年的朋党之争终于收场,但是混乱的唐王朝已经闹得更加不好收拾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朋党的争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誉满天下”与「 ”谤满天下”,谈谈大唐六朝名臣李德裕

    引言「”幼有壮志,苦心力学”,门荫入仕,历经宪、穆、敬、文、武、宣宗六朝。一生仕途跌宕起伏,与「”牛李党争”纠缠不清,集清名与污名于一身的大唐名相李德裕。李商隐称他为「”万古良相”,叶梦得赞他是「”唐中世第一等人物”,梁启超誉他为我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可谓清名标史。唐宪宗时,李德裕补任校书郎,后因父亲李吉甫担任宰相,为避嫌而到藩镇任职。父亲去世五年后,他才回朝任监察御史。唐穆宗时,李德裕任翰林学

  2. 唐宣宗李忱——当明君行走在王朝的末路

    唐武宗李忱在武宗在位时期发生过多起意外事故。37岁的李忱也是唐朝唯一的一个以皇太叔继位的皇帝。名不正则言不顺,唐宣宗李忱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历经坎坷的他立志要作为一位明君,所以,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权力。上台后,宣宗开始追查,凡是和当年宪宗之死有关的,全都受到应有的惩罚。

  3. 唐朝,著名的「 ”甘露寺黄金大案”

    李德裕,唐朝名相,历朝历代评价甚高。

  4. 唐朝这个微操手一顿操作猛如虎,大唐差点起死回生

    大部分中国人提到唐朝前期的牛逼史不说如数家珍,至少也能说个大概,这也难怪,唐朝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跟西方人心中的罗马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但是相应的,唐朝中后期,尤其是到了晚唐的苟延残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被选择性无视了,毕竟大家都欺负别人,而不喜欢被别人欺负。

  5. 中晚唐的「 ”牛李之争”:世家的最后一搏和庶族的逆袭

    大唐的末日光景(四):耗尽朝廷元气的牛李之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这是晚唐文宗发出的一句哀叹,宦官和藩镇问题已经持续压迫李唐近百年,而朝廷中枢的大臣们也跟着凑热闹,将偌大的朝廷折腾成了辩论赛现场,李唐的君王也成了...裁判。奇怪的起因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考生牛僧儒、李宗闵等人在「”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制科考卷中,「”指斥时政之失,言甚硬直,无所回避”。宰相李吉甫认为这是将矛

  6. 论李德裕:几乎让大唐起死回生的名相,为何最终功败垂成?

    然而,在李唐王朝走向没落的过程中,并非没有机会重回盛世,尤其李德裕拜相期间,几乎已经令大唐起死回生,可惜最终功败垂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李德裕虽然出生于官宦人家,却几乎一直居无定所。

  7.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中国唐代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牛党的首领是牛僧孺、李宗闵,李党的首领是李德裕,故史称牛李党争。此后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除去大和九年甘露之变前夕,牛李两党都被当时掌权的李训、郑注排斥朝外,大体上是两党交替进退,一党在朝,便排斥对方为外任。宣宗早就厌恶李德裕,即位之后即贬之外任,李党纷纷被斥。牛李两党之争终于以牛党获胜结束。

  8. 李德裕

    李德裕,,中国唐代后期宰相,政治家,诗人。会昌间,德裕为相,深得唐武宗李炎信任。德裕支持武宗废佛行动。拥立武宗的仇士良在文宗朝十分专横跋扈,会昌三年德裕掌权时,迫仇士良致仕而卒。德裕是个有作为的宰相,但度量不宽,20余年间,和牛僧孺等相互排斥,史称牛李党争。吴元济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人,宰相吉甫子也。牛僧孺、李宗闵追怨吉甫,出德裕为浙江观察使。郑注、李训怨之,乃召宗闵,拜德裕为兴元节度使。

  9. 牛僧孺

    牛僧孺,中国唐代穆宗、文宗时宰相,诗人。贞元二十一年僧孺登进士第。文宗大和三年,僧孺再次入相,德裕出为郑滑节度使。僧孺认为唐与吐蕃结盟,不宜违约开衅。文宗从僧孺议,命德裕撤退驻兵,送还降将。僧孺对维州的决策,反映了他一贯妥协反战的思想。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当权,僧孺被罢为太子少师。僧孺好文学,著有传奇集《玄怪录》等。

  10. 积德可以延寿,食禄尽则命尽

    积德可以延寿积德延寿的故事流传很多。他之所以能度过六十岁大关,缘于他中年后完全离开名利场,食禄未尽之故。至于"食禄尽则命尽"之说,在清人梁钜章的《浪迹续谈》中亦有一例。李德裕知道后大惊,因为这五百只羊到来,刚好凑够一万之数,于是请僧人前来商议。"而食禄尽了,其人命亦亡。

随机推荐

  1. 婴儿「 ”口欲期”是指什么?为何有些大人依旧存在这种情况?

    人老之后有更年期,年轻的时候有青春期,婴儿的时候有口欲期。而这口欲期指的是,婴幼儿的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他们依赖养育者生活,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可是,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一时期还会延续到成年之后。平时有情绪的时候,他们会喜欢大吃大喝,觉得这个时候有了一种依赖感,很放松,不用担心任何事。这就是嘴巴带给我们的一种感觉,也是成年人处在口欲期的主要表现。

  2. 照片:企鹅在南极火山爆发中勉强存活

    坎坷的生活南极洲欺骗岛上的一座火山几乎消灭了该大陆最大、最古老的企鹅种群之一。。。来自8500年前沉积物核心的火山灰显示,这座火山大约在5300年、4300年和3000年前喷发。正在珍稀企鹅在阿尔德利岛的无冰岩石上筑巢。费尔德斯半岛和阿尔德利岛的核心样本中最大的喷发发生在大约7000年前,大约5500到4500年前。通过研究这些核心样本,研究人员确定这些火山喷发将超过3英尺(1米)的火山灰喷射到空气中。

  3. 开风气之先-胡适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出身于官商家庭。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开风气之先”的重要地位。胡适的父亲胡传曾经担任清廷的“淞沪厘卡总巡”,后调台湾省,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病逝于厦门。>14岁这一年,胡适曾经随三哥到上海梅溪学堂求学。来上海已经有6个星期了,胡适已大略能听懂上海话,他知道老师讲错了。19岁那年,胡适赴京参加“庚款”留美考试。批卷的时候老师看到他答的对子是“胡适之”,不禁拍案惊绝。

  4. 曾为巩俐抛弃发妻,分手后娶小31岁娇妻,如今一家五口非常温馨

    娱乐圈明星的婚姻总是让人一头雾水,可能是工作环境特殊,异性的接触很难抗拒。特别是从无名小子到走红,很多明星都会抛弃发妻。小编今天说的这位明星,他曾为巩俐抛弃发妻,后娶小31岁娇妻,如今一家五口非常温馨。

  5. 伪满洲国娼妓为何屡禁不止? | 地球知识局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NO.1254-伪满洲国娼妓作者:克勒鸡校稿:猫斯图/编辑:养乐多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东北,扶持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6. 梦见穿白鞋梦到穿白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穿白鞋好不好

    恋情形势比较明朗,异性追求的攻势猛烈。男性如果梦见穿白鞋,则可能与他的旅途运势有关。可能变得易怒和缺乏耐性,对朋友或者亲人的指责可能造成你和他们之间的疏远;有可能受到他人的排斥,显得轻率、古怪,而且会做一些看起来比较奇怪、叛逆的事情。男士梦见穿白色布鞋,预示出远门旅行运不错。

  7. 【猫猪】的意思是什么?【猫猪】是什么意思?

    【猫猪】的意思是什么?【猫猪】是什么意思? 【猫猪】的意思是:猫猪māo zhū即豪猪。  ●清黄汉《猫苑•种类》:「毛犀,即彖也,善知吉凶,人呼为猫猪。」参见「豪猪」。★「猫猪」在《汉语大词典》第15307页 第10卷 1340参见:猫猪...

  8. 别有滋味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

  9. 明代石《流民图》

    >《流民图》各代都有,画家借以对统治者提出警示与讽谏。《明史原杰传》也载:明正统、成化年间,“荆襄流民数十万,朝廷以为忧。祭酒周洪谟尝著《流民图说》,谓当增置府县,听附籍为编氓,可实襄、邓户口,俾数百万无患。都御史李宾以闻。帝善之”。>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流民图》,为纸本,纵38.5厘米,横634厘米,1953年收购。>石,生卒年不详,从《流民图》印鉴看,他号或字雁山,嘉禾人。

  10. 老人回忆清朝末年,死人堆里救出主子,三顿小烧酒,最爱烤鹿肉

    老人的祖籍是山东,曾在外三营火器营的满洲官员家中帮忙。因为在火器营的时间久了,老人曾把家眷一起接来在营房中落了户。像他这样的山东人在兵营中的很多,因为火器营的旗兵认为山东人的性格和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倔强、直爽、不服输的性格,并且非常重义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