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

曾国藩、李鸿章培养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为何左宗棠却没有?

《清史稿》中对左宗棠的评价,完全是与曾国藩对比进行的。只有左宗棠特立独行,与曾国藩相抗衡,不肯甘居人下,两人趋向时合时不合。曾国藩以学问自敛抑,外交上主张和,而左宗棠却锋芒毕露,对外主张战,所以世人的舆论都站在左宗棠一边。这样说吧,曾国藩、李鸿章培养出来的人才叫得上来的至少有数十人,而左宗棠培养出来的人才则寥寥无几,这一点估计不认同的是少数吧。

李鸿章又叫李中堂,中堂清朝时是什么官职?

看过清朝影视剧的人大都对「”中堂”这个称谓很熟悉,和珅、刘墉、李鸿章等都被叫做「”中堂”,可见中堂并不是平庸之辈可以当得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内阁大学士,在清朝时期为正一品官员,所以被称为中堂。中堂这个称谓最早在唐朝开始出现,唐朝时继续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并且设立多宰相制度,尚书省、门下省以及中书省这三个部门的最高首领就被称为宰相,宰相们商议朝政的时候都在政事堂,一开始政事堂设立在

这个陕西人被比作保国反遭诬陷的周公,死后81天,香港就被割让了

皋华丽号,现译为康沃利斯号是英国海军一艘军舰,建于1813年,并于1856年拆卸。该舰是一艘装有74座大炮的船只,以当时英国海军将领威廉·康沃利斯命名。1842年8月29日,就是在这艘军舰上,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这背后的历史故事是这样的:1837年正月,林则徐升湖广总督。1838年11月15日,受命钦差大臣,入广州查处禁烟。

咸丰驾崩,曾国藩连连升官却波澜不惊,李鸿章佩服得五体投地

咸丰病故,两宫皇太后和咸丰生前托孤的赞襄八大臣之间的权力斗争拉开了帷幕。此时的曾国藩,正率领湘军攻克了太平军占领的安庆。咸丰驾崩,曾国藩仿佛时来运转,没过几天,一份谕旨送达安庆,不但自己保奏的几位湘军高级军官的职务悉数获准,还给曾国藩加了钦差大臣、太子太保两个头衔。

左宗棠收复新疆,在陈汤讨伐郅支单于誓师地,镌刻四个大字今仍在

追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湘军将士新疆乌什县,位于天山南部,北部毗连中亚。然而,乌什却是沙棘的故乡,这种耐旱抗风沙的植被,红彤彤铺满大地。乌什是沙棘的故乡两千年前,西汉名将陈汤来到乌什。汉元帝建昭三年,匈奴郅支单于...死汉朝使节谷吉。西域副校尉陈汤,私下圣旨,愤而发兵,在乌什组织各族联军四万人,北行远征,武装讨伐,一举诛灭了郅支单于。

清朝最后一位直隶总督张镇芳,他的权力到底多有大?

不过,这是在李鸿章时期才有的军政外交权力一把抓,在李鸿章以后,历任清朝直隶总督权力有所下滑。李鸿章以后,直隶总督最先被削弱的权力就是外交。可是,甲午战败,李鸿章遭到攻击,北洋大臣外交地位下降,直隶总督也受影响。袁世凯从直隶总督调任军机大臣,名义上是升迁,实际是削权。在军权上,直隶总督除了朝廷授予的军权,主要来自于北洋。张镇芳的个人履历,也注定他难以获得更大的权力。

李鸿章一生签下了30多个辱国条约,给外国送了多少银子?

据统计,李鸿章一生大大小小的合约签了30多个。这些条约将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一步步推向了深渊。今天我们就看看李鸿章签下的这些条约,到底给列强送出了多少银子。其中数目最大的要算《辛丑条约》,1901年,清...和11国签下这个条约,约定我们要赔偿他们4.5亿白银。

大清帝国是如何短暂成为列强的?

大清朝历经280年,前期康乾盛世,很多西方国家前来朝拜地大物博的大清朝,那时候称为列强不足为奇!洋务运动的思想原则就是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截止1884年,北洋有兵船14艘,8艘购买的,其余为自己制造的;南洋17艘,6艘购买的,其余为自己制造的;福建11艘,2艘购买,其余自己制造。淮军是最早使用西法训练而卓有成效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