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

郑国是怎么灭亡的 请教郑国和鲁国被灭的详情

先说郑国: 郑穆公有十三个儿子,其中公子夷和公子坚先后嗣位为郑灵公和郑襄公,子孔(公子嘉)于前554年被杀,其族一度被灭,子然和士子孔的儿子受子孔的牵连出奔国外,子羽的后代不为卿,剩下的七家罕氏、驷氏、丰氏、游氏、印氏、国氏、良氏被人统称七穆。在政治斗争中,七穆逐渐控制...

专家称清华简《算表》是“九九”表的扩展与延伸

 专家称清华简《算表》是“九九”表的扩展与延伸  作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实用算具,清华简《算表》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有关专家指出,《算表》是一般“九九”表的扩展与延伸,扩展了“九九”表的运算...

“清华简”研究初见成果解读周文王遗言

编者按:为海内外学界瞩目的“清华简”整理工作,自去年7月份以来,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有序开展,目前已初见成果。由于“清华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故本刊自今日起,开辟“解读清华简”专栏,给予关注。事实上,从7月15日竹简到校时起,清华就组建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对这批文物进行清理保护。

清华简中发现新的史书,不仅弥补许多历史空白,甚至还将改写历史

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以及项羽的火烧咸阳等事件,从西汉开始,人们所能够简单的先秦史书就比较少了,主要的有《春秋》或者《春秋左传》、《国语》、《逸周书》、《尚书》、《战国策》(还未汇编)等。司马迁在这些史料的基础之上写下了「”通古今之变”的《史记》。西晋时期,人们又在河南汲郡的战国魏襄王墓葬中发现了魏国史官写下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改书记载了从黄帝到魏襄王二十年(前296)的事件。《史记

清华简成果:秦人是商人后裔,烽火戏诸侯是假的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的简称,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全部是秦始皇焚书以前的写本书籍,关键内容还顶级。除了《尚书》和类似《系年》的编年体史书之外,近2500枚清华简中还有类似《国语》的国别体史书、类似《仪礼》的礼书、与《周易》有关的书……都是两千多年来没人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