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画掇英 瓷画掇英清末民国初期的浅绛彩瓷是文人画家的瓷绘作品。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是此间瓷画的杰出代表。除珠山八友外,还有一大批造诣深厚的瓷画艺人,有的水平并不在珠山八友之下。民国初年的许多瓷画名家专门选用吴霭生的白胎瓷。这幅瓷画彰显了景德镇一代填色名师的风采。汪野亭在题跋中将吴霭生的白釉瓷板、汪大沧的绘画和余灶昌的填色称为三杰。
“珠山八友”瓷画的辨伪与识真 “珠山八友”瓷画的辨伪与识真瓷器造假,自古有之,民国尤盛。老仿“珠山八友”瓷,多是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之间出现的,这些仿品与“珠山八友”在同一个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仿“珠山八友”瓷几乎没有。新仿“珠山八友”瓷的产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山八友”喜好在民国典型的四方琮式瓶卜合作画瓷,从局部来看,每人一面,每面一幅,如同瓷板画的组合。
程大有陶瓷刷花艺术 (二)程大有独创的陶瓷人物刷花艺术有着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景德镇陶瓷艺术传统瑰宝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程大有美人如玉瓶程大有的刷花作品,当时售价非常高,有很多艺人和爱好者慕其名、追其学,曾向程大有拜师学艺。程大有作为民国时期陶瓷刷花艺术家的杰出代表,作品销路很广,时人争相购藏,大多被博物馆与海内外收藏家珍藏。此图应为程大有花鸟薄彩刷花之精品。
收藏“文革”瓷器需要眼光 可见“文革”瓷器受关注的程度是越来越高。此外,“文革”瓷器中专为国家领导人生产的瓷器也属于一大类。“文革”瓷器主要包括“文革”期间生产的主席用瓷和中央机关用瓷,以及“文革”期间少量的出口瓷和人像、语录瓷等制品。收藏“文革”瓷器需要眼光目前,随着“文革”瓷器越来越受关注,假冒的“文革”瓷器也开始在古玩市场上出现,而且,品种和造假手段也不断的翻新。因此,收藏“文革”瓷器需要特别的谨慎。
古瓷鉴赏专家楼钢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 古瓷鉴赏专家楼钢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古瓷鉴赏专家楼钢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畅言:民国文人瓷是思想创新的产物珠山八友具备承上启下划时代意义简介:楼钢中国古瓷收藏家、鉴赏家、作家。谈本地现状广东现阶段专业藏家寥寥收藏周刊:目前广东在民国文人瓷的收藏方面怎样?
旧仿新造瓷板画 旧仿新造瓷板画瓷板画仿品分旧仿和新仿,旧仿有五个大类,各有特点,新仿以实物和蓝本复制为主,虽难分辨,但多重对照,还是能甄别出来瓷板画赝品,有民国时期的旧仿和现代的新仿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托名“珠山八友”的代笔之作,这些作品虽非八友亲笔所为,却是八友所认同的作品。“珠山八友”喜好在四方琮式瓶上合作画瓷,从局部来看,每人一面,每面一幅,如同瓷板画的组合。
浅谈民国瓷器的品种和特点 浅谈民国瓷器的品种和特点民国时期窑场分布范围虽广,但品种却远不及宋元明清时期丰富。民国瓷器生产前后持续不足40年,其间还有大约1/3的时间是处在全国性的战乱之中,其产品特色尚未充分形成即因政权更迭而告结束。与清朝相比,民国瓷器的时代特征不明显,有些研究者甚至称之为“晦暗期”。这个特点尤其影响到对民国瓷器分期标准的认识。
[网上展馆] 艺术家推荐-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袁东斌 [网上展馆]艺术家推荐-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袁东斌袁冬斌,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1962年12月出生于江西景德镇市,1983年毕业于上饶师院中文系,自幼习画,犹喜梅竹,后师从襟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先生学习陶瓷美术,得其悉心教导,获益良多。青花竹梅,讲究意趣,抒发性情,作品淡雅俊爽,清逸洒脱。粉彩山水笔法细腻,构图严谨,章法有度,敷彩明快,意境含蓄。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展览大奖,深受陶瓷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名家名品] 吴锦华瓷板画《粉花尽放春,远峰玉嶙峋》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丶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于2016年7月10日至2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吴锦华的瓷板画《粉花尽放春,远峰玉嶙峋》入选展出此件作品是吴锦华使用陶瓷技艺中的粉彩工艺和颜色釉工艺结合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