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等离子体是日食的冠 被遮住的太阳圆盘周围的尖尖光晕是来自太阳外层大气或日冕的等离子体。他最近的工作集中在太阳等离子体的建模上。等离子体占宇宙、恒星和星系中可见物质的99.99%,在地球上也存在多种形式。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包括我,研究太阳的人将探索日食的景象,毫无疑问,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这种奇怪物质的基本性质,这种物质与普通气体不同,是电离或带电的,因此被认为是物质的第四种状态。1928年更名为“等离子”。
冷却地球?地球工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液态气溶胶瞬间冻结,形成冰晶,形成持久的卷云。SAM包括向平流层注入硫气溶胶以增加地球大气的反射率。降雨量减少可能会加剧干旱,而干旱已经对世界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如果社会决定采取任何地球工程...,她说,这一行动应该伴随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努力。尼梅尔说,减排应该是首要重点我们对[地球工程]非常挑剔,我们希望人们意识到这将是一个困难
20世纪改变世界的科学突破照片,大多来自你没听过的这个人 本文由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作者美图君你见过这张射电望远镜的照片吗?这张DNA双螺旋模型的呢?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点?这些照片拍摄的都是改变科学进程的重大事件,而且都出自一人之手,这个人就是FritzGoro。FritzGoro1901年,FritzGoro出生于德国不来梅,他曾在国立包豪斯学校学过雕刻和设计。纳粹德国掌权后,Goro离开了故乡前往美国,并开启了科学摄影记者
科学有意思 | 如果人类能隐身,世界会变成啥样?一起来见识一下 自古以来,人们就渴望能够获得隐身术。而据史料记载,中国探索隐身术的根源可追溯到秦朝,之后的汉代、晋代、唐代、明代等时期都有过此类记载,不过大多为道听途说,殊不可信。
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没有任何发现」而获诺贝尔奖的实验 回看历史,我们关注最多的是那些在科学史上取得成功的人物、实验和理论,这些成功让我们掌握和理解了一些事物的新现象、新规律和对宇宙的新认识,但科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无数的失败中一步步走出来的。
原子论的科学史,从古希腊到爱因斯坦 古希腊时期原子论的启蒙谈到科学史,流行的说法是原子的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那个创生科学的年代,接下来又会赞扬古代那么早就认识到物质的本质。确实,死于公元前370年的德谟克利特曾提出过,如果这个世界是由不同种类的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而每个种类具有各自的形状和大小在不断地运动,这样解释这个复杂的世界就容易多了。
活了5个世纪的「 ”修仙”生物,被英国科学家错误研究致死 自然界的生物千奇百怪,有的时繁殖高手、有的是「”抗毒之王”、有的又是「”蠢萌代表”,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自然界中的寿命有限物种中的「”长寿之王”—明蛤,活了5个世纪,享年507岁,但最后却被科学家强制终止了「”修仙”之路。明蛤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就象征了它的年龄,它是一种从中国古代明朝就出生的蛤类,因此人们给它取名叫做明蛤。世界上最长寿的明蛤由英国科学家在冰岛发现,它的寿命已经达到了507岁,在海
10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发现,刷新我们的历史认知 在考古界里存在着不可思议的发现,那些特殊的发现是历史上最古老的。他们打破了记录,改写了历史,或者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该消息敦促发现者将其归还给他。他于1946年去世,享年54岁。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杂草。如果这个石碑是一个目击者对Thera的描述,它也改变了我们对法老王统治的理解。
贝时璋:中国「 ”院士”群体中活的最久的人 2009年10月29日9时30分,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在睡梦中驾鹤仙逝,享年107岁,贝时璋是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81名院士中最后一位作古者,至此,中国近现代科学界第一批院士丰富多彩的科学人生全部落下了帷幕,并成为中国科学史上的绝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爱因斯坦和玻尔因为什么问题而发生论战 爱因斯坦为什么一生都在质疑玻尔的理论?作者丨李春生自从提出广义相对论后,爱因斯坦的工作好像就剩一件事儿,那就是和另一个量子力学的重量级人物,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的领头人玻尔死磕。早在1926年,爱因斯坦在写给玻恩的信里写道:量子力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并不是真实的,这个理论产生了很多好的结果,可他并没有使我们更接近老头子的奥秘,我毫无保留的相信,老头子是不掷骰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