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故事:宽恕的提婆菩萨 所以提婆菩萨一直待机要度化国王。国王马上答应,并为提婆菩萨设坛,与当时颇具威望的八方婆罗门召开公开的辩论大会。外道依照提婆菩萨慈悲的叮嘱,安全地逃往深山。而弟子们发现提婆菩萨的情形,纷纷放声哭泣,有的甚至在惊怒之余,分头要去搜捕凶手,以便报仇。话说完后,提婆菩萨方才安然示寂。
佛刹广大清净,佛陀寿量无边 佛刹广大清净,佛陀寿量无边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以其大悲心及发愿力,虽于五浊兴盛刹土中示现成佛,但如来秘密、不可思议之境界,绝非凡夫及声闻根基众生所可测度。诸佛刹土原本清净无垢、广大无边,佛之寿量以虚空边际都难以比拟。
第三种解除不安的 ... 第三种解除不安的...人类第三种解除不安的...就是博爱,这是真爱,是人与人之间最良好、最具建设性的关系;成熟的爱是在保存自己的完整之下,与别人建立合理的结合关系。这种爱的特性是给予,而非占有;是友爱,而非对立。能实践孝悌忠信之德,就是一种对别人的给予,这种给予同样使人感受到丰足,有时尤甚于财施的...。回应则不同,它涉及价值判断,涉及施与受双方面的妥当性。不尊重对方的爱,即使发生在亲子之间亦同属不幸。
观音菩萨牵着我一步步找到“家” 观音菩萨牵着我一步步找到“家”随手敲下也是第一次记录自己的学佛经历,以此供养师兄、供养观音菩萨和十方三界诸佛菩萨!第一次“见”到观音菩萨,是父母为我祈求考上大学时。第二次感应喜见众菩萨降临从一位、二位到无量无边的佛菩萨喜降身边……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佛陀对女性的慈悲 佛陀对女性的慈悲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阿弥陀佛(三称),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南无地藏王菩萨(三称),南无十方三世佛及一切龙天护法,弟子至诚至爱顶礼感谢你们,愿弟子真实的故事能令诸多有情众生早日学佛、自觉、觉他、圆成佛道!本来这是一家人高兴的事情,可偏偏不巧丈夫喜好喝酒、几乎每天都是大醉、醉后失态和我发生了争执,特别是对我仅存的家人不敬。
讚佛偈因缘 弗沙佛为了度化二人,入甚深禅定观察因缘,发现释迦牟尼菩萨的心还未纯熟,虽然慈悲但慧解、观行之力仍嫌不足,而与他有缘的众生们,心性皆已成熟堪受法益;相反地,弥勒菩萨心已纯熟,但他的弟子们得度因缘却多未成熟。弗沙佛决定先助释迦牟尼菩萨一臂之力,因为一人的心容易度化,若是众人之心,便难以在短时间内同时转变。
佛菩萨为何不显现加持我们直至往生? 这样一直加持到我们往生,不是完全显示佛的慈悲与大能力吗,为什么佛不这样做呢?末学非常疑惑,佛加持阿难,为什么不加持我们?或者说阿难有这个善报可以得到本师佛的加持,那么一切有赖于我们的善报,又何必提佛的加持呢?所以,佛陀为了慈悲我们,在我们的信根和弟子相不具备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否则,只会让我们因为诽谤的因缘堕落地狱。
说之不尽纺往生利益(陈义孝) 说之不尽的往生利益陈义孝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往生的人,入于极乐世界的大清凉池中,故皆心得清凉。往生的人,身顶皆有常光。而一切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即圆证三不退。
印光大师: 观世音菩萨灵感故事 母亲聂太夫人多年供奉观音大士,吃素念佛。居县城有年,参与各项公务,官绅倚畀,有大疑难,每预商决。印光大师叫他给女儿写信,劝她至诚念观音圣号,不到一个月,明道法师的女儿就写信来说眼睛痊愈了。观音菩萨加持顺利生产陈锡周,妻子胡氏,礼佛诵经,非常虔诚。初唯讲求儒道之旨,于如来大法,及三世因果之理,尚未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