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 | 一个帝国的崩溃,导火索竟是因为找不到一个烟灰缸 宣统三年农历八月十九,宜动土,忌祈福。这一天是1911年10月10日,星期二。当时中国还没有武汉这个名称,只有武昌、汉口和汉阳。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是北京的爱新觉罗·溥仪,再过几个月满6岁。
坑爹技术哪家灵?河南项城袁克定。袁世凯长子的坑爹之路 袁世凯一生中遇到了好几个贵人,嗣父袁保庆,堂叔袁保恒、袁保龄,义叔吴长庆,这些人都在老袁人生的岔路口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袁世凯成功,凝聚了这么多父辈的心血和力量,但跌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一个儿子就够了。
袁世凯迅速败亡的经济原因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出卖国家民族利益,恢复帝制,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这是他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但袁世凯...财政枯竭、经济困难,也是其迅速败亡的重要原因。首先,袁世凯...建立时的经济基础就十分脆弱,先天不足。
民国历史人物-奉系军阀(二)结拜大哥 元老系红桃1--马龙潭马龙潭字腾溪,山东德州市人,奉系头子张作霖的结拜老大。孙烈臣率孤军扼守九门口临阵督战,血战数十昼夜,稳住了局势,后代表奉军与直军达成停火协定。张作霖闻讯前往吊唁,抱尸痛哭。后一直追随张作霖东红西讨,被张倚为心腹,二次和其结拜。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败张作霖意欲下野,张作相力挺张作霖使其精神振作。抗战时张作相数次拒绝日伪军的拉拢,保住了晚节。1949张作相因心脏病去逝。
拓跋部曾建立南凉、北魏和土默特等政权,为何存在时长相差巨大 在中国历史上,拓跋部曾三度登上历史舞台,先后建立了南凉、北魏和鞑靼土默特等政权,为中国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三者又存在显著不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深浅有别。
辛亥革命时,北洋六镇统制分别是谁,其中有一革命党人 1911年夏天,四川等省份爆发保路运动,湖北清军一部入川镇压,湖北清军实力得到削弱,这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于武昌发动武装起义,迅速占领掌控武汉三镇,建立湖北军...,此后短短数月,全国十五个省份宣布脱离清廷独立,清...不得不重新启用被解职的袁世凯,1912年2月,袁世凯逼迫清廷退位,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彻底终结,辛亥革命以清帝退位,袁世凯上台告终。
上下五千年最特殊的三位武状元,一位官至丞相,一位你无法想象 历史上能够存留下来有名的武状元有:唐代有一名武状元官至丞相,他就是唐代的郭子仪。在一举夺下武状元之后,重创敌军而一举成名,响彻全国,被封为了大将军。一生经历了唐代的4位皇帝,是武状元中立战功最多的,被唐德宗尊称为尚父。还有一位武状元也是十分有名和特殊的,他就是史上年龄最小的状元。他是在弘治17年甲子科举考试第1人,在明代,有史料考证的52个武状元中,许泰是官职最高的一位,达到了左都督正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