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礼佛拜佛竟然有这样大的功德和福报

《业报差别经》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教证:“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此外,《业报差别经》又讲了顶礼的十种功德:一、得妙色身:顶礼的人,生生世世获得妙色之身,相貌端严。)八、具大福报:顶礼的人,将获得大的福报。于是,丈夫为妻子赞叹并宣说佛陀的种种功德。

贫苦妇人虔诚求法,今世化作国王女儿

从前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国王,叫做波罗奈国。国王十分仁德贤明,但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这天,从舍卫国来了一个做买卖的商人,他听到国王为公主选夫婿的事,便前来求见国王。世尊这时正在舍卫国为数千名比丘僧说法,传话的使者径直走到佛前禀告世尊。

佛陀以身作则,疼惜入僧团小沙弥

佛陀住在瞿师罗园的时候,罗侯罗和均头沙弥一起,也跟师父舍利弗随侍佛陀闻法。佛陀问罗侯罗为什么要坐在厕所里,罗侯罗把经过告诉佛陀,佛陀就叫他先到自己的寮房住。罗侯罗的欢喜,像从地狱里走进天堂一样!本来,师父收弟子,应该要负起教养弟子的责任,罗侯罗的师父是舍利弗,舍利弗经常在外面弘化,对于罗侯罗就无法常常照顾到,但自从这次事情以后,舍利弗就让罗侯罗常常和自己一起行动!

婆罗门外道毒 ... 产妇,佛陀令妇火中产子

瞻婆国人事奉婆罗门六师,从未听说过佛法僧三宝之名,所以全国百姓皆受六师教唆,做诸恶业。六师知道此事,嫉妒佛陀,恶心顿生。长者妻子临盆前,服下六师的毒药,当即丧命。如此一尸二命的悲惨情况,另长者痛哭不已,对佛陀生起不信之心。随后强忍悲痛准备火葬其妻。说罢,众僧便拥佛陀欲返回精舍。佛陀命耆婆前往火中,抢儿出来。耆婆上前步入火中,如入清凉河水一般,抢回火中男孩,交给佛陀。

看完就明白,为什么经常拜佛,佛不佑你?

有一个信徒听说了这件事,他为了表现出虔诚的心,在佛祖诞辰时,亲自背着三样牲礼,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准备在佛祖的生日时,向佛祖许愿。信徒虔诚的祷告完毕之后,收拾起牲礼准备打道回府。

富翁无子请佛观因果,弥猴投胎出家应佛言

妻子便将事情原委一一道出。慈悲的佛陀将蜜水分给大众享用,也让弥猴的福报再增福报。弥猴往生后,投生至师质家中。等到足月,师质的妻子产下一名相貌端严的男婴。摩头罗瑟质拜别父母,来到祇树给孤独园,以至诚恭敬之心顶礼佛陀,恳求出家。戒法为佛教的基本精神,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众都须严持戒律。摩头罗瑟质过去世因业的过失,所以堕畜生道;又因忏悔,才能得遇佛陀,出家证果。

人命在呼吸间,生死事大,念念无常

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越来越被激发起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此语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人命在呼吸间便生动地表达了这种观念。

美貌女子深谙布施功德,舍却秀发供僧

秀发姑娘见佛相好庄严,闻佛说法,心生欢喜,便发愿要供养佛陀与僧众斋饭饮食。姑娘回家后,请父母前去请佛陀及僧众来家中应供。佛陀默然应允,接受了姑娘的诚意供养。她听了佛陀开示后,知道因果业报之理,为了让后世不再受贫困之苦,所以甘愿舍弃她珍如性命的秀发,也要供养佛陀及僧众,累积来世的福报。

佛陀化身沙门示现神通度化悭吝夫妇

世尊得知后,十分怜悯这夫妇俩的愚昧无知,决心教化他们,就化作沙门,前往那户人家化缘。此时沙门随即恢复原状,从容离去。妇人这才知道沙门变化神通吓她,气恨不已,连忙去找丈夫。男子一听,惊讶万分,浑身颤抖,暗想:“原来这沙门是得道圣人,能知道我内心所想。”于是,夫妇二人一同前往沙门住所,才知那托钵沙门乃世尊所示现,夫妻俩大惊失色,连忙跪伏于地,乞求恕罪。

对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于向诸佛起恶心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时,提婆达多怀有恶心,欲害佛陀,自立为佛。比丘们回到山中禀白世尊,因为提婆达多的恶行,让人们对出家沙门咸起恶心。佛陀于是向阿难尊者及与会大众叙述过去因缘。当时有一猎人,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并将弓箭藏于衣内,到处寻觅猎物。人民因发此善心,寿终之后皆得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