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中道思想之研究 第三部分论原始佛教的中道思想,共分二节,第一节说明修行中道之内容及其中道性格,第二节解释理法中道的内容及其中道性格。第四部分结论,第一节阐明佛教和儒家中道思想之异同点,第二节作总结性说明而并加以批评检讨。
源自内心的新气象 - 佛陀教你不生气 源自内心的新气象新年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贴上了新的春联,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大家见面的时候都会互相恭贺新喜、新年大吉,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刻,世界充满了新气象。“新”应该是改过,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更新,所谓“新衣新面不如新其心”。关键的是,更新心灵,也意味着时时自省,涤除心内的污垢。
佛陀最后的教诲---四种依处 佛陀最后的教诲---四种依处穿过一个个村庄;佛陀来到波甘那罗讲解了四种印证...,以此来验证和澄清佛陀的言教。1.若一比丘如是说:我听佛陀亲口说,我得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然后,依应该拒绝。’3.若有比丘作如是言:于一寺,有许多博学多闻的比丘和长老,精通佛语、戒律和纲要。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宇,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相比较。
佛陀的形象 佛陀的形象学愚佛教在印度发展约二百多年后,经第三次结集,在阿育王的大力弘扬下,跨越印度本土,一跃而为世界性的宗教,佛法遍及世界大多数地区。佛陀的伟大在上座部佛教经典中,特别是在五阿含中,佛陀的形象,总体来说,应用可亲、可敬来形容。但是,人类虽有许多优越条件,但却不能凌驾于其它众生之上,因为佛陀认为众生平等,对于那些不幸的众生,人类应慈悲为怀,而不应剥夺和伤害它们的生命。
大迦叶(头陀第一) 佛陀分半座 大迦叶--头陀第一佛陀分半座大迦叶的年龄终于渐渐的老了,可是他对头陀苦行的生活,是越过越认真。有一次佛陀也不忍他以衰老之年,还要生活在日晒夜露、狂风暴雨之中,想劝他中止苦行。由这个事实,可知佛陀如何重视大迦叶尊者,甚至待他如宾,显示他在教团中地位的重要。
不舍众生 1990.7.16~1990.7.31 星云日记不舍众生1990.7.16~1990.7.31七月十六日星期一上个月在美国,得知南京栖霞山的栖霞佛学院因经费问题将停办,我有心支持并复兴,今特提出议案,希望“佛光山宗务...会”能在会议中顺利通过。为维持大慈庵和大觉寺宁静的气氛,决议下班时间不接...,公事...以三分钟为限。并设立巡察制度,随时纠举人众行为、言行的错失。目前佛光出版社的书籍,在坊间经常被盗印。晚,与参加“财务讲习会”的徒众座谈。
大迦叶(头陀第一) 做了佛陀的弟子 大迦叶--头陀第一做了佛陀的弟子大迦叶,现在正是三十多岁的年龄,据传说,当他离家修道的那天,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觉的时候。大迦叶到了王舍城,他不直接去访问佛陀,只跟随王舍城佛陀的信众,每天去听佛陀说法。
大迦叶(头陀第一) 继承佛陀的衣钵 大迦叶--头陀第一继承佛陀的衣钵岁月像石光电火般的迅速,佛陀应身化世的缘满,就在佛陀八十岁的那一年,传出了佛陀将要涅盘的消息。在佛陀涅盘的这一年,先是目犍连为教殉难,然后是舍利弗回乡入灭,现在佛陀又将涅盘,在教团中到处都是愁云惨雾,为了正法流传,以及僧团的领导,佛陀早就注意继承的人选。现在的教团中,年老的大迦叶尊者,和年轻的阿难陀尊者,被公认为继承佛陀最适当的人选。总之,大迦叶的心是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