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花供佛升天缘 持花供佛升天缘一天,舍卫城的富豪长者们举办娑罗花会,聚集于泉水池边唱歌跳舞,十分快乐。由于将娑罗花供养了佛陀,采花人便再回去树林里采集。当他爬到树上要采花时,一不小心折断树枝,摔落树下,当场舍报生天为忉利天子,不仅相貌端严,并拥有一栋以娑罗花装饰而成的华丽宫殿。
向佛陀丢掷泥沙的人 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次与弟子们外出托钵。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外道教徒,他一看到佛陀,就开始破口大...。佛陀却若无其事、面容安详地继续向前走。那位外道教徒看到佛陀被...还不理会,脸上还带着笑容,心里十分生气!就随手抓起一把泥土,向佛陀撒了过去。但是凡夫不明道理,瞋怒的怨心一起,就起心动念,这样就是损害自己。所以,圣人与凡夫的差别就在于此。
构陷他人 身得恶疮 呻号以至诚之心顶礼佛陀后,佛陀即为他说法,剖析色身与受、想、行、识等五蕴有如烂疮与痈疽使人痛苦,又如毒箭伤人致命,真正是最严重的病根!被佛陀的慈悲所摄受的呻号,从心底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忏悔与感动,于是五体投地悔其过愆,深忏此生的恶报;不久,遍布全身的恶疮应时消退,顿感清凉无比,犹如再生一般。
国王 ... 生为佛所阻 佛陀时代,有位国王名叫和默处,由於他的国家地处偏僻边境,所以从来都没有见过佛陀、也没有听闻过佛法。後来,国王准备了丰盛美味的饮食,召请国内二百位婆罗门,到宫里接受供养。世尊得知这位国王竟然为了要救一人的性命,而...害这麽多无辜的众生,为其愚痴顽固深感悲悯。国王远远地就看到了佛陀。国王和大臣们殷诚恳切地请求佛陀留在国中,接受供养,佛陀慈悲应允,在这个国家待了一个月後才离去。
贫妪施豆 贫妪施豆「佛陀啊,这是我仅有的食物,请您接受我的供养!」一位贫穷孤苦的老婆婆,手捧着她刚乞讨得到的大豆,恭敬地来到国王所设的无遮法会会场,却被国王的侍卫挡在场外。慈悲的佛陀知道了老婆婆布施的恭敬心,乃运用神通力,变化出无量的大豆,放在斋会中所有人的食器内,让每个人都可得到老婆婆的供养。
行佛陀事业的圣者 东宝·仲巴仁波切行佛陀事业的圣者“噶mb千诺”圣号之重要性和功德利益世尊释迦牟尼佛在《三摩地王经》中授记并预言:未来在印度北方的雪域...,会出现一位戴黑宝冠的行佛陀事业者。“噶mb”即是“行佛陀事业的圣者”。他将噶mb的佛行事业不断扩大,奠定了噶举派的基础。“噶mb钦诺”五字圣号,是总括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行佛陀事业者功德的圣号。
佛陀的教育观(本性法师) 佛陀的教育观本性法师宗教,是一种教育。对此,佛陀给予强烈反对。佛陀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圆满您的情感、理性和技巧。佛陀的教育,很讲究主动性,往往是佛陀主动寻找学生,而不是学生寻找老师。就以禅观为例,佛陀教教烧尸者作不净观、无常观。不管何种性格、何种根基,佛陀的教法如云朵、如雨滴,普泽他们,他们都会各取所需。
孙陀利相好庄严缘 孙陀利相好庄严缘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教化众生时,波斯匿王的夫人生下一名容貌端严、为世少有的男孩,他的双目如拘那罗鸟般地清澈明亮,因此国王为他取名为「拘那罗」。波斯匿王见了孙陀利,非常惊讶世间竟有如此端正庄严的人,于是带着他前往精舍拜见佛陀,希望能向佛陀请法,了解此人为何能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孙陀利见到佛陀相好庄严,身上并散发如千百日般的光明,心生恭敬欢喜,即至诚地顶礼佛陀。
有大力缘 有大力缘在佛陀的故乡迦毗罗卫国,有一位富有长者,财宝不可称计,其夫人生了一个儿子,不仅骨相粗奇且力气强大,所以将他取名为「大力」。大力渐渐长大,生得高大强健、器宇轩昂,力大无穷若有拔山之势,乡里间没有一个人能胜过他。回家后,大力即禀告父母,表达想跟随佛陀出家的愿心。长者夫妇虽然不舍,但见大力的愿心坚固,也就不再阻止。于是,大力于佛陀座下出家修行,经过努力的修道,证得阿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