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佛陀十大弟子 头陀第一摩诃迦叶尊者

佛陀十大弟子,头陀第一摩诃迦叶尊者。(资料图)摩诃迦叶尊者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为什么叫做“摩诃迦叶”呢?佛弟子中,一共有六位是姓“迦叶”的,称呼他为大迦叶,以拣别不是其它五位。跟目连尊者一样,也是他的父母为了求得一个儿子,向菩提树神祷告,后来生下了迦叶尊者,为了纪念他出世的来历,就替他取名“毕钵罗”。迦叶尊者更是世世感受全身发出光吞日月的紫金色光彩,所以名叫“饮光”。

向佛要钱的故事

一行人威仪严整,众人无不投以钦仰赞赏的目光;然而才刚刚转入一条小巷,情势马上有了戏剧性的变化──「此路不通!」一名其貌不扬的婆罗门伸出手指在沙地上画出一道凹线,瞪大眼睛直勾勾地望向佛陀。「不要!我不收!」婆罗门非常固执,毫不妥协;没有谁了解他究竟葫芦里卖些什么药。「如果是你的话,就姑且收下吧。」婆罗门点了点头,接过金子,满意地走了。

有我与无我 佛陀三次以沉默回应

“那么,瞿昙!没有‘我’吗?”佛陀还是以沉默回应。这样再问、三问,佛陀都是以沉默回应。那位婆蹉族出家外道心想,他已经连续问了三次佛陀都不回答,继续留下来也没意思,便起身离开了。这时,站在佛陀后面担任侍者的尊者阿难,感到很不解地问佛陀:“世尊!为什么您都不回答他呢?这样岂不是让他误以为您无法回答他的问题,而成为邪见吗?”

佛陀十大弟子 密行第一罗侯罗尊者

罗侯罗汉译“覆障”。罗侯罗因是净饭王的王孙、佛陀的爱子,在僧团中地位很高,经常受到称赞。罗侯罗依此修行,进步恨快。佛陀听后赞叹说:“在我的弟子中,罗侯罗比丘是密行第一,因为他俱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是默默修持,从不表现自己。”证得圣果的罗侯罗,在家信徒对他供养很多。佛知道此事,令罗侯罗告诉那位长者,问他供养精舍的目的何在?

释迦牟尼面壁静心

释迦牟尼出家后,曾多方寻访明师,以求大道。他见众多修行之人,或以草为衣,或不食自饿,或翘一足,或卧尘土荆棘之中,或拜日月,或事奉水火,心中大不以为然,知其皆为外道。后来,释迦牟尼从师隐居山洞的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学习禅定。前者教他“追随沉思默想步骤”,就能得到“空寂王国”;后者对他宣读“既非心理作用也非心理作用的状态”。于是释迦牟尼独处一山洞之中,盘膝趺坐,面壁静心,以求觉悟。

殊胜的福田:农夫供佛 庄稼变金

祗陀园附近有一位贫穷勤劳的农夫,每天都是早早地起来,准备犁锄等种庄稼的工具去距祗陀园不远的田地里做农活。妻子所说与丈夫所想不谋而合。夫妇俩当下发愿:“以此供养世尊的善根,愿我们从此不再受贫穷之苦,愿我们田里的庄稼变成黄金。”对世尊很有信心的萨迦国王问农夫:“你是造了极大的福报,还是遇到了很殊胜的福田?”于是他在三个月中以饮食供养佛陀及僧众,并供养其它物品。

图说释迦本生传(下)

月下说法布金祇园舍卫国有位大臣名须达,富有而乐善好施,故而得名“给孤独”,百闻佛陀在王舍城传法布道的消息后借看月光策马奔向竹林精舍,世尊在月光下为他说法。是时,为其说法,深明宇宙人生苦空无常之理,明输陀罗及罗睺罗闻法后,亦随佛出家。于是,世尊为说妙法,净饭王闻法生善,安祥地辞别了现世,尔时世尊念及未来人民性情凶暴,不报父母养育之恩。

图说释迦本生传(中)

劝请回宫留下五人悉达多太子出走后,亲人心中悲痛不已,唯有堂弟暗自高兴,他召集亲信,妄图暗害太子。为众说法建造精舍佛陀带领弟子来到灵鸶山王舍城频婆娑罗王的住处,为众人说法。两人听闻佛陀所说妙法后均得法眼净,即带领二百弟子前往竹林精舍,出家为沙门。

一千年的修行,只为问世间情为何物

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看中了她的巨大,把她凿成一块巨大的条石,运进了城里,他们正在建一座石桥,于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男人又一次消失了,再次出现的是佛祖。不是有前五百年的修炼,相信女孩早就崩溃了!这一次,他没有急匆匆的走过,因为,天太热了。但是,她无法告诉他,这千年的相思。问世间情为何物,乃是一物降一物。

京城腊八粥 供释迦牟尼佛

中国夏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佛教寺庙煮粥供佛,称‘腊八粥’。食后食‘腊八粥’逐演变成为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清代北京在雍和宫东院设粥锅厂,内置大铜锅,是为熬腊八粥专用的。雍和宫的“腊八粥”也是一场隆重的佛事盛典。在京城分送王公大臣,同时将粥装罐密封用快马将粥送往各地,直到舍粥百姓完毕,盛典方告结束。京城其他佛教寺院也都在腊八这天举办煮粥供佛,舍粥给群众的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