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達王 佛陀時代有一位普達王,每逢六齋日便奉持八關齋戒,並至高台遙向佛陀所在的方向頂禮。眾人雖然議論紛紛,卻無人敢當面向普達王提起。一日國王到城中巡視,見到遠處一位比丘,便向他頂禮供養。這位比丘是一位大阿羅漢,觀察國王宿世的因緣後,便提到先王旁執幡蓋的侍童,正是現在的普達王!因為生前奉行正法、清淨守意不犯諸惡,以持受八關齋戒的功德福報,投生為一國的國王。
老嫗的清淨的供養 此時,老傭人心想:「如此相好莊嚴的人,吃的一定不是一般的食物。而他現在卻委身在此托缽行化,這正是他的大慈悲啊!」頓時,這位老傭人生起了景仰的清淨心,想要供養佛陀一些美味佳餚。佛陀是已經開悟的聖者,其一言一行皆有深刻的涵義,是不會無故而笑、無故而說的,而佛陀方才的舉動令阿難不解。後來,城主也懺悔自己的過失,和大眾一起皈依佛陀,同獲清淨的信心。
一碗油的啟示 佛滅度一百年以後,有一位南瞻部洲的大導師,名叫優波鞠多。當時,有一位一百二十歲的比丘尼,在她年輕的時候,曾經見過世尊。優波鞠多尊者來到這位比丘尼的家門口,輕輕的推開門,結果麻油溢了一些些出來,這時的尊者並沒有注意到。
燒身供養的兔子 為了使仙人能夠安住於山中用功,兔子開始負起供養仙人食物的大任,但是在大旱當前的山裡,實在很難找到可以供養仙人的蔬果,但兔子一心為了使仙人能夠不因飲食的困乏,而中斷數年來的修行,於是決定以自己的身體來供養仙人。天帝被兔子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感動,遂降下甘霖,解除了持續已久的旱災。佛陀告訴比丘們,這位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就是當時的仙人;而以生命來供養仙人的兔子,就是我的前生。
魚腹子重姓 長大之後的「重姓」有一天十分認真地對他的「父母們」說:「我初出生就命坎坷,苦難重重,意外落水,還被魚吞食,實在可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這些坎坷離奇的遭遇,使我體認到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啊!今天我認真地考慮了我的將來,希望能夠出家,也請求你們能夠答應我!」兩對父母因為愛子心切,所以不忍心拒絕「重姓」的要求,只好萬般不捨地答應了。於是「重姓」便辭別了父母,到佛陀那兒請求出家。
最佳良藥 佛陀為大眾開示道:「當時的這位婆羅門就是十力迦葉,而無害就是我。由於十力迦葉在過去世中都能如實語,猶若良藥能消除病痛;所以,現在世中亦能以實語的功德治癒我的傷口。」改寫自《雜寶藏經》卷七省思凡事有因有緣才能成,無害的慈悲心為因,其父親真的話語為緣,才成就了這份功德,缺一不可;如果我們不能具足善法,又不能精所至,是否還能「金石為開」呢?
毀謗的果報 天帝釋提桓因這時也化身為人,在精舍中聽法,看到有人謗佛,立刻化身成一隻白老鼠,一下子咬斷了摩那祇女身上綁木盆的繩子,突然,ㄎㄨㄤ!!還有一人起身,拿起木盆,問摩那祇女:「這就是妳的孩子嗎?」這時,地面自動裂開,摩那祇女由於毀謗的惡業,即身陷入無間地獄。目睹摩那祇女的果報,曾對佛陀起疑的人,紛紛在佛前至懺悔。
神奇的馬麥 佛陀等人只好露宿野外,僅能以牧馬人預備用來飼馬的馬麥度日。佛陀明白阿難此刻的心情,於是從自己的缽中拾起一顆麥子,放到阿難的手上:「來,嚐嚐看!」阿難依言將馬麥放入口中咀嚼,頓時之間,阿難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太不可思議了!世尊,我身為王子,生於王家,卻從來沒嚐過如此美味的食物,實在是稀有難得!」自從吃了這顆神奇的馬麥,在七天七夜中,阿難神清氣爽,一點也不想吃世間種種美味飲食,也不覺得飢餓或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