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窑

长沙窑陶瓷的鉴赏与鉴定

长沙窑陶瓷的鉴赏与鉴定湖南长沙窑又名铜官窑,始于初唐。长沙窑瓷器在质地的致密和成型的精巧程度都逊于越窑青瓷和邢窑、定窑白瓷,因而价格就便宜许多。长沙窑把绘画、剪纸,雕塑等工艺都运用于陶瓷的装饰中。长沙窑的雕塑艺术非常成功,有人物和动物。

“壶”、“瓶”与“榼”

“壶”、“瓶”与“榼”唐宋以前的古人称“壶”和“瓶”,与我们今人“壶”和“瓶”的称呼正好相反。古人所谓的“壶”和今人称之为“瓶”的形象相似;反之,唐朝人称之为“瓶”的器物上却有柄曰“錾”,有嘴曰“流”,与今天的“壶”的形象相差无几。由此可见榼是酒瓶的另一名称,瓶和壶在用于盛酒时也被称为“榼”,还可以分别称为“瓶榼”或“壶榼”,而“酒瓶”或“酒壶”的名称在唐朝时反而是不大用的。

长沙窑瓷何时经灵渠下广州去海外?

我说完全可能,因为长沙窑瓷器曾途经广西并在当地销售过。以此推想,长沙窑瓷器那时应当还没有经过灵渠往广州。至此,长沙窑瓷何时经灵渠下广州去海外的问题可以得出结论,即应在唐成通十年后。广州的长沙窑瓷器只有在唐成通十年后才经灵渠到广州,所以,满载长沙窑瓷器的“黑石号”应当是成通十年后从广州启航远行,中途失事后沉于印度尼西亚黑石礁附近海底。

长沙窑:唐代的海派瓷器

长沙窑位于湖南长沙铜官镇一带,又称铜官窑。长沙窑烧制的器物以青瓷为主,器形品种有碗、碟、瓶、罐、瓷枕等等生活器皿,但是,它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长沙窑器除了不同于中原的器形,彩绘也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不少线条和图案是由成串的点子构成的。而长沙窑正是以烧制外销瓷为主的瓷窑。

长沙窑釉下彩绘初探

长沙窑的出现始于初唐,兴盛成熟于中晚唐,而至五代则开始衰落。长沙窑以其独特的釉下彩绘工艺而闻名于世,釉下彩绘的发明,是瓷器制造技术发展进步的结果。据史料记载,长沙窑制釉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青釉、颜色釉,釉下彩三大阶段。对长沙窑单个形体的塑造来说更具多样性与灵活性。长沙窑釉下彩所包括的花鸟画题材主要有鹭鸶,杜鹃、鸳鸯,鸿鹰,孔雀,鹤等其他动物还包括狮,豹,鹿、獐、羊、鹿、羊、蝶,鱼,龙、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