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

迦叶尊者入灭的因缘

为了让阿难在道业上有所提升,迦叶尊者施以激将法,使他痛下决心,不分昼夜精进用功,七日后终于漏尽烦恼,证得阿罗汉果。果然,当阿难尊者和阿阇世王来到鸡足山时,山峰自然裂开,他们看到迦叶尊者已端然入于定中,身上还覆盖了美丽的天花。

虚云和尚传10

结束了在锡兰的朝礼,德清转回缅甸首都仰光,礼拜了大金塔,供养鲜花和圣水。进入云南之后,德清即发愿前往世人尊为迦叶尊者弘法道场的鸡足山朝圣礼拜。而且,寺僧各属一房,全山计10房派子孙,各立门户,世代子孙相传为业。然而,在上封寺与恒志和尚见面,谈及30多年前欲往衡山出家这段因缘,德清感触很深。从衡山下来,德清来到九州通衢之地武汉,到宝通寺参拜志摩老和尚,得授大悲忏法。

三节地形绣鸡足

三节地形绣鸡足□彭国海宾川鸡足山因面向东南、前伸三支,背向西北、后出一趾,形似鸡足而名,简称“鸡山”。鸡足山古名青巅山,后称九曲岩或九曲山,明嘉靖万历年间始称鸡足山至今。每年春节期间为鸡足山会期。鸡足山的自然景观素以雄、险、奇、秀、幽着称,以“四观八景”为代表名冠于世。鸡足传佛教,“朝圣”要登顶。

木增简介 木增的人生经历

木增简介 木增的人生经历  木增(1587——1646)明代纳西族作家。字长卿,一字生白,号华岳。系木得八世孙,万历廿五年(1597)11岁时袭俗知府职。天启二年(1622),其子木懿长成,遂五上奏疏,让政于子,隐遁玉龙山南麓“解脱林”,埋头读书写作,从事“辑释庄义”。...

鸡足探胜

鸡足探胜巍峨秀丽的鸡足山.屹立在滇西的宾川、大理、邓川、永胜、鹤庆等县的交界处.它以耸人云表的天柱峰为中枢,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形如鸡足而得名。名流寓贤亦有不少人先后在鸡足山听经读书,访友探胜,少则一二个月,多则一二十年。祝圣寺建于鸡足山腹,原址为钵盂庵。就其规模、宏丽来说.是鸡足山群庵之冠。

虚云和尚与《楞严经》

虚云和尚与《楞严经》妙峰一、绪言笔者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非学术性论文,故没有照学术论文的要求书写,只是应此次鸡足山举行学术会的举办者之请,写一篇纪念有关鸡足山佛教人物事迹。从老和尚初闻《楞严经》到初次宣讲,中间经历了二十一年的时间。老和尚对此经之重视可见一斑。老和尚讲《楞严经》而有此瑞相,这不仅说明了老和尚的威德,而且对鸡足山佛教的振兴和坚定广大佛教徒的学佛信念起到了不可思议的作用。

佛陀弟子大迦叶在王舍城西南的鸡足山入定50亿年等待弥勒佛

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首,尊者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被称为“头陀第一”。在王舍城与那烂陀之间的路上,佛陀坐在榕树下,等待未来的弟子到达。摩诃迦叶跟随世尊服侍左右,将自己珍贵的帛衣垫在世尊的足下,祈求世尊接受他的供养。佛陀的弟子们有的愁眉不展,有的伏地痛哭。当时,大迦叶的年龄已超过百岁。回到王舍城,他前去向阿阇世王告辞,守卫说国王在睡觉,他就迳往离王舍城西南的鸡足山走去。

著名哲学家皈依佛门的神奇经历

出席年会的一百多个知名人士,全是柏克森的朋友,顿时会场欢腾起来。演讲时,他身披袈裟,向大家介绍了佛法,指出他以前论著中唯物哲学的错误之处,并作了忏悔,还一一回答了大家关于佛法与哲学等的各类问题。不禁倾倒,纷纷礼拜,诚心皈依。次日,伦敦各大报章,详载发生在学术中心的事,轰动一时。

施恩于人不可求

虚云和尚一辈子不居功,但他的弟子们,却从来没忘记他老人家。在云居山,鸡足山,云门寺,这些道场都有虚云和尚的舍利塔。在鸡足山还有虚云禅寺,专门纪念老和尚的。总感觉,这就是虚云和尚的作风,不居功。不居功者,上天自然能给他功劳。那如如不动,讲的太深了,讲浅白一点,就是施恩于人不可求。给人恩德,不求,这样就解脱了。比没有做事的人,更加痛苦。那施恩于人不可求,不要求别人回报。

无著大师消业见弥勒

无著大师以前,印度的佛法极为昌盛,后来因为外道的势力进入了印度,大规模迫害佛教徒,曾经三次摧毁佛教。在印度,无著大师在佛法上的成就,地位和龙树菩萨是相提并论的。>作哥哥的无著大师则来到中国云南的鸡足山,想面见弥勒菩萨求法。因为一个时代不能有两个佛同时并存传法,所以虽然它是《弥勒五经》,但一般称为《弥勒五论》,这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传予无著大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