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

一粥一饭 - 公案100

一粥一饭仰山禅师问师父沩山禅师:「和尚您圆寂之后,如果有人问师父的道法是什么,我该如何回答?」沩山说:「一粥一饭。」这个禅语的主题是日常生活。为什么说一粥一饭呢?沩山禅师是个智者,处理种种事、应对种种人,都出自一粥一饭的平常生活、平常心态,心中没有烦恼。如果现代人也用「一粥一饭」的态度过日子,会觉得格外充实;而在充实之中,淡泊、安宁、轻松、自在,仿佛无事一般。

一粥一饭皆有前因

一粥一饭皆有前因因果有多重要?有一位宁玛派大喇嘛很有修持,很多人都不远千里前来供养他。于是,乞丐晚上就坐在大喇嘛旁边,等第二天一到好收供养。因为大喇嘛非常有修持,所以平常送供品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他这么一讲,大喇嘛周围的人及牛皮贩子、乞丐都感到很奇怪。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一粥一饭皆有前因,都是以往种下的因,才有现在的果。

曾氏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曾国藩被誉为「”天下第一完人”、「”半个圣人”。后人之所以这么评价他,不光是他在晚清政坛上有丰功伟绩,还在于他本人有高尚的品格修养。他的修身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严格到细枝末节。在饮食吃饭方面,曾国藩自然也有修身的规矩。他指出:在饭桌上要饮食有节,表里如一,实实在在,注重德行。但凡是破坏其中一点的人一定不可深交。曾氏家训里有一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曾国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