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

净空法师说故事(一)A

净空法师讲述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壹、出家篇>贰、在家篇>参、佛典篇>肆、积善篇>伍、善恶篇>陆、谦德篇>精要十念法>(此为恭录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之公案因缘,共一百则。尚未经净空法师鉴定,仅为华藏讲记组亲聆音带,摘要记录,顺文整理,草成此篇,供养读者。这位法师何以叫做‘鸟窠’?有一位达宗法师,每天一千二百拜。>七、元晓法师喝死尸水>韩国元晓法师是一位高僧,也是净土宗的大德。

大唐西域记传说故事之研究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玄奘口述,门人辩机执笔。玄奘以一位虔诚佛教徒西行求法,取经十九年,在《大唐西域记》中,宗教文化必然成为他记述的重点。本文以《大唐西域记》的传说故事做为研究对象,论文共分九章,各章要旨如下:第一章《绪论》,叙述研究动机,研究...,与本论文欲探究的主题。章巽、芮传明:《大唐西域记导读》,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1月。

净空法师:“阿难”尊者与佛陀的关系

这八个人当中,释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难是最小的,所以他们的关系是堂兄弟,我们今天讲叔伯兄弟。世尊当年讲经没有写笔记,没有文字记录,完全是阿难尊者覆讲。所以,他对于佛法的承传有极大的贡献。最低的阿罗汉,这个学位是正觉;菩萨这个学位是正等正觉;佛陀这个学位是最高的学位,叫无上正等正觉。

净空法师说故事(一) 壹 出家篇

净空法师说故事(一)净空法师讲述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此为恭录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之公案因缘,共一百则。尚未经净空法师鉴定,仅为华藏讲记组亲聆音带,摘要记录,顺文整理,草成此篇,供养读者。壹、出家篇一、鸟窠和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现在已经变成佛家的口头禅,谁都会说。有一位达宗法师,每天一千二百拜。

净空法师说故事(二) 贰 在家篇

贰、在家篇一、没有中将的命在早年,有一位做军官的朋友告诉我一件事情,他有另外一个朋友,当时是少将,将要升中将了。此事,总统已经批准,但是命令还没有下达,这个消息已经走漏了。畅怀法师说真正不可思议,这个老人没有病,一个多月以前就预知时至,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这才死心塌地的念佛了。

巩义石窟:石窟寺传说玄奘出家之地

巩义石窟:石窟寺传说玄奘出家之地作者:周炜卿王江飞康振林前日,国家文物部门和河南省、郑州市文物部门的有关领导、专家一行10余人来到巩义,实地考察了巩义石窟寺,具体指导石窟寺石窟的申遗工作。石窟寺传说是唐玄奘出家的地方石窟寺坐落在巩义市城区东北约10里的洛河北岸,邙岭的大力山下,始建于北魏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碑文记载,石窟寺原名希玄寺,唐宋时称净土寺,明代袭之,清称石窟寺。

佛教经典故事的主题特色及创作技巧

#092;用,指出此亦为佛经故事的修辞特色。由佛教经典故事主题特色及创作技巧的分析,吾人可知佛教经典故事,展现了瑰丽繁复而多样的佛教文学,使得文学与宗教得以遇合,得以相互辉映。壹、前言佛教经典故事,主要指佛经中为诠释玄妙佛理,而用来巧譬善喻的种种故事。所以佛教经典故事,是以文学的手法,担任着连结世俗理解与佛理奥义的沟通桥梁。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玄奘法师13岁的那一年,正好碰到大理寺卿郑善果到洛阳去考查。玄奘的回答“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发誓要帮助玄奘,随师父前往印度。玄奘对高昌王的盛情深表感谢,但婉言谢绝。高昌王决定请玄奘升座讲法一个月,同时为他预备西行一切所需之物。临行前,高昌王为玄奘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关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

净空法师说故事(一)

壹、出家篇净空法师讲述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此为恭录净空法师於各次讲演中所引用之公案因缘,共一百则。尚未经净空法师鉴定,仅为华藏讲记组亲聆音带,摘要记录,顺文整理,草成此篇,供养读者。这位法师何以叫做「鸟窠」?有一位达宗法师,每天一千二百拜。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第二0七集)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2000/2/16澳洲净宗学会档名:19-12-204此集无经文,属于个别开示,所以不放入此讲座中。请看《感应篇》第九十二节:【用妻妾语。所以我们要晓得,《感应篇》写成的年代,这是在古时候。一定要懂得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为来世着想。自己全心全力去做弘法利生的事情,这才相应。多元一体是大乘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