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念做打的行为艺术,欣赏明代的梨园戏曲 明代末年,南京城内,有两个著名的戏班正为一分高下而登台亮相,比试技艺。比试的倡导者,是一些好事的徽商。这场比试,最终以“华林部”获胜而告终。在明初,礼部管辖下的教坊司乐工,承应着官府的一切祭祀大事,独立的以商业为特点的戏班子还不多见。台下看戏,矮子观场,叫好喝彩,情绪得到宣泄,精神为之畅快愉悦。这种严厉的法度,在明初得到了部分的实施。南京的戏行主要集中在水西门、淮清桥一带。
多种音像资料传世唱念做打俱佳的谭派长靠老生代表剧目《战太平》 汉王陈友谅率兵来攻,因朱文逊贻误战机,致使君臣二人被擒。目前能够看到的《战太平》的本子共有3个,分别为《京剧丛刊》第十七集,《戏考》第十三册和《京剧汇编》第九十八集苏连汉藏本,且这三个本子的唱词内容多有不同。后来者余叔岩、李少春所录的唱片里的词也都与此一样,再后来又经过了李少春和陶君起的共同整理,使得目前《战太平》一剧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本子来演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