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教育家——陈之佛

工艺美术教育家——陈之佛一九一六年,陈之佛在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即留校任教,这时他年方二十,便投身工艺教育工作,开设“染织图案”、“机织法”、“等物意匠”等课程。在这之前,学校的工艺课程多聘日本的教员担任,他是我国最早一批从事工艺美术教育的人。如果说,这时陈之佛走上了工艺美术教育之路是偶然的机遇。那末,一九一八年他东渡日本,下定决心学习工艺,则是他自觉献身工艺美术教育事业的表现。

生命与生殖的热烈颂歌

生命与生殖的热烈颂歌民间工艺美术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而以手工生产为主的的艺术作品,它是属于造型门类的艺术。然而,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民俗事象的考察,便不难发现,民俗工艺美术最主要的内涵,就是对人类的生殖与生命的热烈歌颂和礼赞。

[网上展馆] 艺术家推荐-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袁东斌

[网上展馆]艺术家推荐-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袁东斌袁冬斌,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1962年12月出生于江西景德镇市,1983年毕业于上饶师院中文系,自幼习画,犹喜梅竹,后师从襟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先生学习陶瓷美术,得其悉心教导,获益良多。青花竹梅,讲究意趣,抒发性情,作品淡雅俊爽,清逸洒脱。粉彩山水笔法细腻,构图严谨,章法有度,敷彩明快,意境含蓄。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展览大奖,深受陶瓷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名家名品] 【名家对话】传承的核心是“精神”而非“样式”

[名家名品]传承的核心是“精神”而非“样式”导读: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工作报告中。这说明中国古代有大量的艺术,在西方艺术的训练方式传入之前,就已经以工匠传承的方式在成立了。在传承中不断迎合时代的需求,才有生命力李全民:所以我的看法是,传承的核心是艺术精神、文化精神,而不是样式,在技术含量到位的情况下我们甚至可以抛开样式。但是到交易会上,外国人并不买账。

[专家点评] 清 竹雕芦雁

[专家点评]清竹雕芦雁竹雕,亦称竹刻,即在竹筒、竹片、竹根上雕刻各种文字、图画、图案,或雕刻成各种造型的艺术品,是我国特有的工艺美术品种之一。随着竹雕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其题材也更加广泛。这件花卉芦雁高28.5厘米,此作品为竹筒透雕,以竹节横隔为作品底部,雕花枝、草叶及石,随意布置。竹筒部分透雕花卉、芦雁。该件清代竹雕作品,取材别致,构思巧妙,情趣盎然。

工艺美术教育家—陈之佛

在这之前,学校的工艺课程多聘日本的教员担任,他是我国最早一批从事工艺美术教育的人。如果说,这时陈之佛走上了工艺美术教育之路是偶然的机遇。那末,一九一八年他东渡日本,下定决心学习工艺,则是他自觉献身工艺美术教育事业的表现。这要从他留学动机谈起,当时工校打算设立图案科,培养工艺设计人才,计划改变靠日本教员的状况,培养一批自己的教师,经校长推荐,陈之佛报考了留日官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