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故事会:五百个“小乞丐”显现神通从天而降 使臣嗫嚅了一会儿,吞吞吐吐地对佛祖说:“明天是黄道吉日,太子祇陀忌讳低贱的人冲了他的喜气,因此,希望佛祖不要带那五百个以前做过乞丐的小比丘来赶斋。”第二天上午,释迦牟尼佛带着众弟子来到东宫,但是并没有带五百位小比丘。佛祖微微一笑,回答说:“这就是那五百个小乞丐,现在是我门下的弟子,个个都有神通。”
佛陀故事会:盂兰盆节 目犍连尊者 孝亲报恩 救拔母亲 目连救母编者按:盂兰盆节的仪式,在于供僧,其精神在于孝亲报恩。佛的一位弟子,即“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也在这一天设孟兰盆供,供养十万众僧,回向给其已往生的母亲。这其中还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即男女老少皆知的“目连救母”。目犍连无奈,请求佛陀帮助救拔母亲。目犍连依佛陀所授,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
佛陀故事会:珠宝者——供养世尊及僧众 发无上菩提心得果位 世尊观知商主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并具有无上菩提(又作无上正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以世尊的加持力,供养的全部珍宝都停在世尊头顶上空。商主更加欢喜,再三祈求供养世尊及僧众三个月饮食,世尊默许。在三个月供养圆满之日,他对世尊及僧众分别供养殊胜妙衣,并在世尊前发无上菩提心愿:以此善根,愿我获证如来正等正觉的果位,度化无边的众生。
佛陀故事会:醉翁跌倒疼痛后顿悟 受持五戒得解脱 醉翁跌倒疼痛后顿悟,受持五戒得解脱。老者不听从阿难的劝导,依然如故地饮酒。老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痛楚,相当后悔,心想:“阿难尊者常常劝我要亲近佛陀,我却不肯听从,以致现在全身痛不可言。”佛陀听完后,开示老者:“你所累积的罪业就像那五百车的木柴,亦如同穿了一年多衣服上的尘垢,只要你受持五戒,即能得到清净。”
佛陀故事会:车匿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 证得圣者果位 车匿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编者按:在禅修的过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当悉达多太子离开王宫出家时,由车匿一人驾车送行。佛陀劝了车匿几次,仍然改不了他的傲慢与瞋恚。佛陀入灭后,比丘们依照佛陀临终前的指示,对车匿施行“梵罚”。经由阿难的指点,车匿以强大的觉性看清身心现象的缘起过程,灭除了常见和断见,处在中道而证得了圣者的果位。
佛陀故事会:佛陀穿针——帮助别人 互相勉励 为大众服务 阿那律是一位精进的修道者,据说因他贪恋睡眠,白天经常打瞌睡。佛陀知道阿那律的困难,便来到他的房中,替他取线穿针。佛陀一面回答,一面为他缝补破洞。“同情别人,帮助别人,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佛陀以身作则,给大家一个好榜样。弟子们知道了,十分感动,都互相勉励,互相帮助,为大众服务。
佛陀故事会:月光国王——因地果时 同赞布施 一时,佛在舍卫城赞叹布施的功德说:“诸比丘,我了知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若欲界众生如我一样悉知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则他们将不愿享用自己拥有的一切,即便是一口饭也愿意布施。遗憾众生不知如是。”
佛陀故事会:真正的智慧 价值岂止一千两 智慧(资料图)古时候有一个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想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读者须知,彼时彼地,并无投机彩票赌博等等的事情,故入海采宝为发横财的唯一...。其人听了话,行入信奉佛法的城市中,逢人便问:“那里出卖智慧?”于是进行退行各三次,剔亮了灯光看时,那老母醒了,翻身坐起,这人便点头叹息:“真实的智慧,价值岂止一千两银子!”明天竟给那人三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