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北略

李自成起义军深得民心的政策分析

   李自成起义军之所以能够深得民心,主要是因为受益于其在崇祯十三年以后推行的减轻赋役负担、赈济贫穷、严明军纪和平买平卖四项政策,而非土地政策。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粮”口号,而根据明清时期“均田”的含义、李...

崇祯皇帝是真穷吗?为什么​李自成​能在皇宫中搜出185亿两银子?

许多人都知道,崇祯皇帝极为节俭,甚至是达到了抠门的程度。崇祯皇帝为什么这么抠呢?>不过,让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崇祯皇帝在世时几乎天天哭穷,可是李自成占领皇宫后,却在宫里搜出了大量银子。因此,李自成在皇宫中搜出三千七百万锭这个梗是非常扯的。崇祯皇帝是真穷,但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可个个都很有钱。那么,李自成带走了多少钱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崇祯皇帝也可以说是穷死的。

为什么崇祯死前会说“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看看大臣都做了什么

明亡前清军的最后一次入关,始于崇祯十五年年底,此次入侵为祸尤烈。>就在此次清军进逼北京之前,首辅大臣周延儒正好在准备庆祝他的五十岁大寿。周延儒以为情况被自己料中,还曾因此大为得意。>崇祯十六年三月,北京终于重开城门。崇祯说的那“一镇”,据《明季北略》载是指唐钺。也许是水平所限,余虽遍寻资料亦未能查出此人本末。而周延儒一贯善体上意,自然也明白崇祯是什么意思。

李岩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

李岩到底存不存在你知道吗?但同时代的很多文人笔记中,都有李岩的事迹,所以李岩是存在的!在《杞县志》中,仅有一篇《李公子辨》,否认李岩是李精白之子,更否认有举人李岩的存在!不过,这上面的李岩不是杞县人,是河内人(今博爱),只在杞县短居而已,和《明史》中提到的兵部尚书李精白无关!总之,李岩其人是否存在,这一争论已延续了三百多年,但直至今天仍然还是一个谜,可谓至今无解。

八旗铁骑大队人马,曾被小股土匪吊打,正史中为何没有记载?

满洲实行八旗制度,青壮年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并且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由于游牧民族生来擅长骑射,而明朝大部分是步兵。清八旗明朝步兵在满清骑兵面前不可一击,那么朝廷的骑兵队伍战斗力怎么样呢?首先,明朝的骑兵队伍,所用的战马质量本身就不行,骑手骑术也欠佳,再加上战役指挥、军兵种配合都不行,所以一对阵也是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