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

仅仅一挺机枪,就压的美军寸步难行,2000人被打光

说起德军二战的武器装备,除了大家熟知的虎式重型坦克、ME-109战斗机、俾斯麦级战列舰这些明星兵器外,还有就是被盟军士兵称为「”希特勒的电锯”之称的MG-42通用机枪。它曾在奥马哈海滩单枪匹马造成盟军4000余人的伤亡,打的盟军尸横遍野。这款机枪是作为替代MG-34机枪而进行研发的。该枪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采用的冲铆件,大大提高了武器的生产效率。而当德国研制出新机枪的消息传到美国人的耳朵里时,他们错

二战时期中国装备的捷克ZB-26轻机枪.也是德国党卫军部队标配武器

说到二战的时期中国步兵师装备的轻重武器,除马克沁重机枪外装备最多的轻机枪武器就是当时捷克造的ZB-26轻机枪,当时这两种装备虽然说不是世界上最新式的武器,却是二战时期最为经典的两款武器,特别是捷克造的ZB-26轻机枪,这种机枪轻便操作简单,口径也是7.92毫米口径与国军的装备的马瑟1924年式...,中正式...,汉阳造...是同一个口径的也就意味...可以统一使用不会造成在战场上缺少...的麻烦。

红色潇湘 | 刘俊卿:抱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刘俊卿和战友们在2号阵地东侧,连续击退敌人13次冲击。刘俊卿带领重机枪班冒着敌人的炮火,顽强地阻击敌人,击退敌人21次进攻,为此刘俊卿的机枪火力点成为敌人重点打击的目标。为了应对敌人更大规模的进攻,刘俊卿让受伤的8名战士装压...,自己冒着敌人炮火,抢修工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堑壕为什么这么难打?

什么是堑壕僵局总所周知堑壕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形式,尤其在西线战场,同盟国军队和协约国军队在南起法瑞边境北到英吉利海峡的漫长战线上鏖战四年,大部分战线从1914年马恩河战役结束后一直到1918年都没太大变化。这个局面被称呼为堑壕僵局。即使英勇的士兵们可以继续向前突破敌人的第一道堑壕也是于事无补,后面还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线,而这时候进攻方往往已经受到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无力进攻了。

轻机枪和重机枪的区分标准演化之路,二战是个节点

也有把重机枪拆下来减个肥客串轻机枪的不过在一战之后,吸取一战教训的各国迎来了轻机枪的大爆发。加上二战的模式已经从阵地战变成了机动战,重的要死、又只是打常规...弹传统重机枪一下子失了宠。总的来说,从现代的眼光看,二战之前那种轻重机枪的定义已经消亡,他们被通用机枪替代。

亲密战友回忆黄继光:曾拒绝回国治冻伤,生命最后时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时间……

《我和战友黄继光》收录了战友李继德回忆黄继光的文章——1951年2月,我们奉命进入...。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黄继光的战友在平时,黄继光像大哥哥一样,对我非常照顾。黄继光咬咬牙站起来,说得走,不走,就得冻死在这里了。我们好不容易回到了连队,黄继光费了不少劲儿才脱下了棉鞋。有不少战友给冻掉了手指头脚指头。背米冻伤了脚,连里要安排我和黄继光还有一些战士回国治伤。黄继光牺牲的这天是1952年10月19日。四连伤亡也很大。

士兵冲锋时,机枪就在身后射击,真不怕打中自己人?

一般冲锋的时候,机枪会选择地势较高处作为火力点,这样不仅视野开阔,而且不会对自己一方士兵造成误伤。就如同古代弓箭手一样,无论弓箭还是枪械,平射都是精度和可操作性最好的,但是弓箭的射程是很短的,能够平射取敌性命的射程更短,所以大多数时刻,弓箭手必须抬高仰角,将箭镞以抛物线轨迹射向敌人。"超越式射击"也是这种模式,抬高仰角,就能避开前方己方士兵,而将...以抛物线轨迹射向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