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

“状元宰相”-李春芳

又以所学新论去说服欧阳德,使欧阳德不得不对这小小后生刮目相看.兴化东岳庙明代兴化籍首辅,人称《状元宰相》的李春芳,信奉道教,孝顺父母,主建与金銮宝殿相媲美的东岳大殿,常在此道场活动。嘉靖廿十六,李春芳厚积薄发、一举夺魁,以鼎甲第一成丁未科状元。由状元而宰相,于是,一块“状元宰相”的匾额便高悬于刚落成的兴化四牌楼上。春芳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目。

李春芳的一生,虽然不声不响,人生却最幸福和圆满

远在扬州兴化的李春芳,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且据《明史》中说,“春芳自学士至柄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亏得李春芳身体好,否则当时一口气没抽上来,直接就归天去了。此时是隆庆五年,李春芳61岁,父母都还健在。万历年间沈德符也说,李春芳能够安安全全“得解相印,归奉二老亲以寿终,尤为全福。”在李春芳逝世之前两年,张居正被抄家的消息传到了兴化。

古城兴化的三位状元郎 见证了整个明朝的兴衰沉浮

古城兴化,古老的四牌楼在深长的岁月中低诉着无尽的历史话语。在兴化民间,有明朝出高官、清朝出文人的说法。高谷,是当时朝廷稳定的力量。与高谷朝局骤变中的离职不同,状元宰相李春芳的辞职却颇有周折。位于兴化东门的状元坊,把李春芳高中状元并官至宰相的历史自豪树立在故里。在明朝危亡之际,吴甡临危受命领兵出战,然而他无兵无权,只得饮恨于乱世。兴化明朝三宰相,因他们的故事和品格,在岁月长河中站成了一种特别的历史。

明朝大臣李春芳轶事典故,退休生活很潇洒

归乡后,父母身体尚好,李春芳得以服侍将近十年,逢年过节或者父母生日,李春芳“率诸子姓次第上寿,二尊人顾而色喜”。此外,兴化县志里还有李春芳赠送《杜氏通典》、《十三经注疏》、《性理》等书籍给县学的记载。王锡爵《太师李文定公传》里也对李春芳这种优游林泉、巢云终老、“不复知人间事”的生活态度很欣赏,认为李春芳“可谓功名成全,孤标寡耦矣”。

大明万历朝内阁首辅——申时行

万历朝内阁首辅。嘉靖四十一年,28岁的申时行于殿试中获得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成为大明第61位状元。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申时行成为《穆宗实录》的副总裁官。同年,高拱被罢免,冯保掌司礼监,张居正晋内阁首辅,张居正时代开启。隆庆帝像万历元年,申时行晋左庶子(正五品),兼掌翰林院。之后历任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于万历六年,由张居正举荐入阁,时年44岁。万历十年,申时行加封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