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钧

护国运动简介

护国运动简介  铲除帝制,恢复共和  1915年,袁世凯倒行逆施,大做「皇帝梦」,加紧推行帝制复辟活动,激起了全国  人民的坚决反对。一场反帝制、反覆辟、反卖国的运动席卷全国。  孙中山自「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高举反袁斗争大旗。1914年7月在日本东  京组织中华...

二次革命简介

二次革命简介  「诛奸讨逆再造共和」  二次革命是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体制的斗争。因为这次  战争发生在1913年,旧历癸丑年,而主要地区又在江西和南京,故亦称癸丑赣宁之役。  袁世凯篡夺国家政权初期,南方还有七八个省和十几万军队仍在革命党人手...

李烈钧墓 孙中山对李烈钧的评价

李烈钧李烈钧出生江西武宁,早年就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担任过江西都督府参谋长、海陆军总司令、讨袁军总司令部总司令、江西省...主席等职。深得孙中山赏识,曾称他是不可多得的的儒将。李烈钧墓>李烈钧墓位于江西九江市武宁县城区豫宁公园内烈士墓左侧,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烈钧的灵柩在运回武宁后,初葬于箬溪镇“读书台”。1975年,李烈钧夫人华世琦病故上海,两人于1980年11月迁墓合葬于武宁县烈士陵园左侧半山腰。

蔡锷曾与李烈钧有同学之宜,最后为何矛头相向?

2月5日,蔡锷与四川都督胡景伊、广西都督陆荣廷、贵州都督唐继尧联名通电,对当前局势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和立场,虽说没有直接点名谴责李烈钧,但矛头所向,非常清楚。>唐继尧>蔡锷与李烈钧在日本留学期间本有同学之谊,其后,袁世凯称帝,二人也曾与唐继尧共同发起讨袁,但在此时,蔡锷等四都督的联合通电却让李烈钧颇感为难,他回复蔡锷等人,不仅提到他们的旧谊,也倾诉了他的苦恼,希望诸公能理解他的初衷。

二次革命

因其宗旨与两年前的辛亥革命一脉相承,被孙中山依次称为“二次革命”。中国...称二次革命的原因是善后大借款及宋教仁被刺案,这些説法亦遭人质疑。虽然南京第八师等部于8月11日重新举起讨袁旗帜,再次宣布南京独立,并演出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南京保卫战,但终因寡不敌众,于9月1日失守,从而宣告了二次革命的最终失败。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百多年前,有一群推翻千年帝制的青年军官

辛亥革命武装夺取各省政权,是年轻人干的,是一帮热血军官干成的。参加这次革命起义的军官在起义前的军职,都不高。不全,所要贴的省不全,贴出的各省的军职也不全。在这场推翻几千年帝制、建立和维护共和的武装行动中,留日陆军士官生特别的抢镜。图627岁任职四川都督的尹昌衡1915年,袁世凯阴谋称帝,革命党人在云南组成了护国军讨伐帝制。

张友鸾搅了张作霖胡汉民的局

谢悦原题新闻记者笔饶谁——且看民国记者的搅局作者:谢悦始逢绿鬓春风面,初版白门秋柳时。多情眷属西厢遇,革命文章子夜披。才气有棱扪不得,岂惟痛饮始吾师。这是上世纪60年代,聂绀弩赠我外祖父张友鸾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