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鉴

明朝最后一名状元杨廷鉴为什么拒绝做清朝官员,最后是怎么死的?

由于第二年明朝就灭亡了,因此杨廷鉴就成了明朝276年来最后一名状元。1630年,27岁的杨廷鉴参加乡试,其人品、文品都被公认为当地第一。1643年,杨廷鉴高中状元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杨廷鉴再次以母亲去世未满3年拒绝了。杨廷鉴获悉后,以身体有病第三次拒绝了清廷的“橄榄枝”。因此,杨廷鉴终其一生都没有做清朝的官员。不过,杨廷鉴虽然没有做官,但仍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665年1月28日,杨廷鉴因病去世,享年63岁。

明朝状元大全:明朝状元都有哪些?详细介绍

元大都被攻破后,黄殉国,使黄观更重气节,并渐以博洽多闻声名乡里。殿试《御戎策》,举“天道、福善、祸淫之机,人事、练兵、讲武之法”为言,太祖阅后大喜,遂擢状元,时年二十八,成为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黄观草诏,极陈大义,辞多指斥,并奉诏募兵,率诸郡入援。燕王下令公布文职罪臣,黄观名排第六。待至考毕发榜,浙江举子皆落第,鹤龄独居榜首,时年39岁。

杨廷鉴是个什么样的人?李自成:重用;南明:充军;顺治:赶紧来当官

杨廷鉴作为最近一届恩科状元,自然深受重用。于是杨廷鉴被李自成任命为弘文馆编撰,并加俸一级,成为李自成的亲信。后来李自成兵败,杨廷鉴等原李自成政权的文武官员被南明政权福王俘获了,对待这批降臣,福王按罪行等级制度了不同的处罚策略。这时杨廷鉴的儿子杨大鲲在翰林院供职,顺治帝向杨大鲲了解其父的病情,再次请杨廷鉴出任清朝官职,杨廷鉴以病推托,拒绝出山。

明朝杨廷鉴为李自成写过标语,为什么却拒绝做清朝官员

以杨廷鉴的才华,通过会试自然是没有问题。一直有传闻说,清军入关之后,杨廷鉴效力了清廷,出来做了大官。入关后的第三年,清廷就征召杨廷鉴,但是他以生病为理由拒绝了。顺治七年,举荐杨廷鉴为官,他以母亲丁忧而拒绝了。顺治九年,皇帝亲自询问杨廷鉴的同乡以及他的儿子杨大鲲,打听杨廷鉴的病情,并再次请他出山,杨廷鉴还是拒绝了。

杨廷鉴的杨廷鉴的生平介绍_杨廷鉴明朝状元_杨廷鉴怎么死的

1646年,清廷特召杨廷鉴入京为官,杨引疾不赴。1652年顺治皇帝每见内院及待从大臣或杨廷鉴的常州籍同乡、同年反复询问杨廷鉴的病情,欲请杨出山为官。这时杨廷鉴的儿子大鲲在翰林院供职,顺治帝向杨大鲲了解其父的病情,再次请杨廷鉴出任清朝官职,杨廷鉴以病推托,拒绝出山,这时杨已厌薄功名。杨廷鉴在常州闲居养病期间为常州做了许多兴利除弊的好事,现仅举2例。1665年正月28日,杨廷鉴不幸病逝,享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