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赐履

康熙第一帝师熊赐履:铲除鳌拜他立下了大功

历史上不该遗忘的人助康熙除掉鳌拜,他立下了大功清初大儒熊赐履几经宦海沉浮,晚年在南京养老,死后葬在清凉山>>曾上书指责当权的鳌拜集团>熊氏是湖北孝感的一个大家族,熊赐履的父亲就是当地官员。仅一年后,一桩“离奇”事件,终结了熊赐履的“前途”。陕西发生恶性刑事案件,一批官员被停职。熊赐履旋即被革职。翌年康熙南巡,在南京接见他,这是康熙数次南巡中,第三次接见熊赐履。熊赐履去世时,享年75岁,安葬在清凉山。

康熙帝师熊赐履,铲除鳌拜立下大功,却因一奇葩事被革职

康熙登基后,熊赐履成为帝师。不久,康熙帝恢复了明朝式的内阁制度,另设翰林院,熊赐履为掌院学士。康熙帝,说熊赐履不错,有才有德,能力强、人品好。康熙大帝的帝王心术,深不可测,熊赐履的入阁,显然是有制衡索额图的意思。>>康熙十五年七月的一天,陕西总督哈占的一个奏疏呈达内阁,熊赐履票拟错了,交代办事的职能部门写错了。排查各人,发现老先生熊赐履嫌疑最大。

熊赐履是何许人也?影响清朝历史的100位风云人物之熊赐履

从中可以看出熊赐履认为当今社会凋敝,其主要原因是教化不成,只有兴儒学才能让王道兴盛。面对熊赐履的进言,四辅臣尤以鳌拜为首进行了激烈驳斥,但熊的进言却让康熙眼前一亮,随后加封其为秘书院侍读学士,此时的康熙年仅十四岁,无疑皇帝的年少,思想的未成熟,给熊赐履为首的理学家们创造了机会。由此可见熊赐履对清初理学的发展着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清朝的大学士是个什么官职?熊赐履写错草稿竟被革职查办?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新知小编带来的清朝的大学士是个什么官职?康熙时期的大学士熊赐履,对此深有感触。康熙十五年的一天,熊赐履在缮写一道上谕草稿,内容是“陕西总督哈占题报获盗犯开复防等官”之事。熊赐履一不留神,写错一个字。一时情急之下,熊赐履只得把整张草稿塞到嘴里,嚼碎后吞到肚子里。康熙十分生气,下旨彻查此事,熊赐履认为已经死无对证,一口咬定那张上谕草稿是同僚杜立德写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