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华

​王尽美的后人来济祭奠爷爷 亲述革命先烈背后的一段往事

在王尽美烈士墓前,王明华和王爱华挺身肃立,面向爷爷的墓碑鞠躬行礼。看到墓碑左上角王尽美烈士的照片时,王明华向大家讲述了这张来之不易的照片的故事。1921年7月,王尽美出席...一大后返回济南,全身心投入到山东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中。

程砚秋之妻果素瑛为何坚决不叫梅兰芳之妻福芝芳师母?

婚后,夫妻恩爱,生儿育女。可是福芝芳的母亲提出女儿不能当妾,必须和元配妻王明华平起平坐。梅兰芳就答应了,娶了新欢福芝芳,以兼祧两房的名义让福芝芳当了平妻。按辈数论,程砚秋的妻子果素瑛应该向梅兰芳的二房妻福芝芳叫师母,可是果素瑛不叫,她只向梅兰芳的发妻王明华叫师母,对梅兰芳的二房妻福芝芳叫梅太太,而福芝芳对果素瑛叫程太太。果素瑛的一生比她丈夫的师母王明华幸福,因为她有一个用情专一的好丈夫程砚秋。

离婚获赔4万,再婚继承遗产2万,她一生衣食无忧,却遗憾养女远嫁

《孟小冬》的作者花映红说,「”现在不是京剧最繁荣的时期,没有听孟小冬唱过的人,不会理解她的艺术地位和成绩。”这个评价,是毋容置疑的。孟小冬生于晚清,成于民国,8岁学艺,12岁登台,14岁出唱片,15岁已应邀赴汉口演出,此后一生誉满艺坛,名传后世。不可否认,在唱戏上,孟小冬绝对是中国戏剧历史上最杰出的女须生。但不少人在赞颂她的戏剧成就时,莫名其妙地也对其为人的感情作风大加赞赏。向来说,一个人的事业成

「民国系列」福芝芳:婚姻是场保卫战----白夜行

民国系列福芝芳:婚姻是场保卫战——历史带着八卦,从幕后走向台前导读在中华文化古老的婚恋观中,男性娶媳妇儿的观点大概和冯耿光冯六爷当年为梅兰芳选夫人时的看法如出一撤:「”长得不错,唱得不错,能生孩子。”而这个雀屏中选嫁给当时戏曲明星梅兰芳的女人,果真不负众望,陪伴梅兰芳四十载,成为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会默默存在着的无私奉献的女人。当自由民主的新文化新思想在中华大地上涤荡时,有一部分人仍然是以「”三纲五

梅兰芳的二夫人福芝芳,人狠话少还会生,斗小三的本事堪称一绝

仓央嘉措诗中写道:「”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世人皆道梅兰芳举世无双,十岁登台,粉墨登场,世界闻名。万众瞩目之下的他站在聚光灯下,被鲜花、掌声、欢呼声包围着。然而,梅兰芳的成功却离不开一个人——福芝芳,一个站在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传奇女人。福芝芳从小学习曲艺,同梅兰芳一样,皆是闻名遐迩的旦角。福芝芳的父亲去世后,全家以祖父的皇俸为生,她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