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

[专家点评] 清乾隆 象牙管红木斗羊毫提笔

[专家点评]清乾隆象牙管红木斗羊毫提笔这套清代乾隆象牙管红木斗羊毫提笔毛笔,大者长30.5厘米、中者长29.5厘米、小者长28厘米。笔管为象牙,红木制笔斗,羊须为笔毫,笔管上刻楷书“万寿无疆”,“万福攸同”、“万国来朝”颂词,明李诩《戒庵漫记》载:“天子御用笔,至夏秋用象牙”。提笔为书写匾额大字用笔。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民国 广式红木扶手椅

[专家点评]民国广式红木扶手椅这是一把民国广式红木扶手椅,其...用料大方,做工也颇讲究,椅背嵌圆云石,左右各嵌变形之双卡子花,牙条肥厚,四足内收后复向外展开,弯曲度很大,颇似象鼻。此椅整体风貌具有西洋家具意味,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椅最宽处71厘米、高117厘米。

[专家点评] 清早期 红木凳

[专家点评]清早期红木凳清早期红木凳,长42厘米、宽31.4厘米、高51厘米。凳是一种没有靠背的坐具,大体分方、圆两种,此为方凳。此凳造型颇大方,有束腰、罗锅枨,凳足为方腿内翻马蹄足。家具线条圆浑,包浆沉着,具有明显的岁月痕迹。

[专家点评] 清末 广式云石面红木圆桌

[专家点评]清末广式云石面红木圆桌清末广式云石面红木圆桌,桌面直径77厘米,高度83厘米。桌面镶云石一块。6根桌腿中部向外凸起,至底部由“米”字花朵形枨联接,再出以6根直脚。所有腿皆以五股劈料做法。整件家具比较大方又富于变化。此圆桌现藏屯溪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 红木笔盒

[专家点评]清红木笔盒清代红木盒长32、宽7、高5.7厘米。从它的长度及盒内两端有两个类似笔山物设计分析,应是用来放置毛笔的,属于文房中置笔用具。置笔用具中有笔格、笔筒、笔插、笔船、笔床等,其中笔筒、笔格最为常见和实用。笔盒因它的使用范围有限,也和床一样并不普及。而这件红木笔盒的盒盖上挖有五道凹槽,与盒内类似笔格的凹槽相等。盒盖上五道凹槽颇近似笔床之凹槽,它的宽度与长度也符合一般毛笔的大小长度。

[专家点评] 清 红木六足风车枨圆炕桌

[专家点评]清红木六足风车枨圆炕桌这件清代“六足风车枨圆炕桌”直径84厘米,高37厘米。有专家研究认为是广做家具。苏做家具一般均精致、细巧,与江南风物人情如出一辙。而这件家具在用料上大手大脚,束腰、牙板、脚足、大边、枨等部位没有一块直料,全部大料整挖,显的阔绰、敦稳,这也是专家做出广做家具的依据。圆形的桌面、大弯度的腿足、再加六根风车枨、给人以流畅、旋转的动感。沉稳而不笨拙,是这件家具的特色之处。

一黄二紫三红的老三样

一黄二紫三红的老三样海南黄花梨的纹理、色泽之美给人雅致、简洁的感觉。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这三种价值最受认可的“老三样”,被称为“三大贡木”,不仅在历史上是皇权贵族珍爱的红木用材,在当代市场上,也已经被消费者视为红木中的经典用材,其历史地位、文化含义、市场价值不容置疑。不同于黄花梨的文人气质、紫檀的贵族血统,红酸枝在流入中国后,先是得到了民间的垂青。

[专家点评] 清红木框镶大理石四件挂屏之一

[专家点评]清红木框镶大理石四件挂屏之一中国是一个有玩石、赏石传统的国家,文人书斋中多喜陈列,所谓“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此挂屏属纹理石中之云石。云石中以大理石为最有名,因此石产于云南大理县而得名。家具中多取其镶嵌桌面、椅背等,推而广之。大理石以近天然山水者为佳,峰峦叠嶂、瀑布溪流,变化万千而又妙造自然,无雕凿之痕迹,无一重复者。

[专家点评] 清 红木方几

[专家点评]清红木方几清红木方几,桌面45.8×45.8、高79厘米。此几用途为搁物品而做,几面方形,中凹,四面隆起。束腰,中上部有承板,四腿足开始内收并到底。

[专家点评] 清 红木收腿式方几

[专家点评]清红木收腿式方几这件清代红木四合如意纹收腿式方几长49.8厘米,宽49.8厘米,高77.5厘米。因此,几在家具中的作用是室内陈设不可缺少的一个品种,许多工匠在设计几的式样时,往往赋予它婀娜多姿的体态,俊秀轻盈之风韵,典雅端庄之美感。可见,几在家具中的重要地位不同一般。这件红木几,几面中心镶有方形白色大理石,束腰。这种回收式的腿部设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