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致远”号详细介绍

清廷原定将该二舰用于台、澎防务,后改留用于北洋水师。“致远”舰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由管带邓世昌下令冲向日本舰队的主力舰“吉野”,欲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击中鱼雷发射管引发管内鱼雷爆炸沉没,全舰官兵246人为国殉难。黄海大战“致远”舰沉没,邓世昌落水后拒绝救援,与爱犬同沉,壮烈殉国。“致远”驾驶二副周展阶。“致远”枪炮二副费乃谟。>推荐>甲午战争日舰船:“吉野”号巡洋舰简介>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到达。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而是为了拥有一份真实和美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蜀国丞相,身后未留下一分私财,留下的是千古流芳的精神,以及那一句话,时时告诫后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致远舰附近现北洋海军将士遗骸:经百年已不完整

  随着辽宁丹东港沉船被确认为致远舰,有更多的出水文物被发现。由于北方天气转凉,海况复杂,今年对致远舰的考古调查也将于10月中旬结束。  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在今年的考古调查中,在海底发现了致远舰将士的遗骸。「这些遗骸都已不完整了,但这些甲午将士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铭记...

宁静而致远

宁静而致远  感悟精选一:  宁静而致远  守着那颗宁静的心,并不是闭门锁户。世间有许多无奈,情到跟前,谁能不受诱惑,恐怕也没几个,就连不食人间烟火的僧侣也有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中之说吧。  万千世间,茫茫宇宙,一切都是相对来说的。守着那份宁静的心固然好,但换位思考一下...

甲午战争致远舰上都是假炮弹,这仗还怎么打?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始终翻不过去的一页。炮弹都是假的,这仗还怎么打!北洋水师成立后,一时间被西方国家誉为亚洲第一。甲午战争爆发前,天津机器局赶制了一批质量不太过关的开花弹,但平均一门炮也只有十几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军的军舰上不仅都是开花弹,而且数量极为可观,以日本吉野舰为例,黄海海战结束后,舰上尚剩余120毫米和150毫米炮弹1251发,各种机关炮弹6095发,弹药仍旧极其充足。

甲午海战致远舰被找到 瓷器碎片成验明身份关键

香港文汇网9月29日文章,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致远”舰寻获去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了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其具体身份引发关注和猜测。今年8月,国家文物局开始对“丹东一号”进行重点调查和打捞。而一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为了破解“丹东一号”身份之谜的关键铁证。考古队员们对最新打捞上来的瓷盘碎片进行初步拼接,盘子正中间一个并不明显的图案出现在眼前,正是“致远”的繁体字。

致远舰“撞沉吉野”前,考古发现,邓世昌已准备发射鱼雷炸吉野

致远号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由管带邓世昌下令冲向日本联合舰队旗舰吉野号,欲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炸沉,全舰官兵200多人为国殉难。“致远舰”沉没的那天,恰是邓世昌45岁生日。其中,水下考古发现的一枚鱼雷引信已经插上雷管,这说明当时的鱼雷已经处于待发状态。致远舰是在距离吉野1000米处爆炸的。关于致远舰是如何沉没的至今没有准确说法,有说是被日舰的大口径炮弹击中锅炉引发爆炸,有说是吉野发射的鱼雷炸沉。

甲午海战

>>邓世昌一看,不禁“呀”的一声,从昨晚午夜开始,日本陆军又从岸上向清军发动了攻击,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将士们对日本的侵略和方柏谦的临阵逃脱表示极大的愤怒,坚决要求与日本人决一死战。邓世昌的“致远”舰和其它舰一起,由海军提督丁汝昌率领,满载的支援牙山的陆军将士驶出了威海港。此刻,邓世昌站在甲板上,任海风把他那宽大的披风吹得扑扑作响。

致远舰沉没和邓世昌的真相

现在教科书上致远舰的故事蓝本,最早出现在邓家后人所撰的《哀启》上——“先严即亲发炮击鱼雷,沉之,再发炮,中巨舰,舰亦随没……先严遂发足机轮,驶向倭阵最巨之舰,复轰沉其一。倭阵且乱,遂舍我军诸舰,合力环攻致远……先严督战愈力,更拟驶前,奈船受重创,鱼雷又蜂拥交攻,船底被轰...

历史上的今天9月17日 中日甲午海战爆发

1894年0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战邓世昌壮烈殉国在121年前的今天,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战邓世昌壮烈殉国。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9月17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援军任务准备返回旅顺时,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黄海海面上与日本舰队遭遇,双方展开激战。中国有10艘军舰,日本有12艘军舰,总的看来双方旗鼓相当。最后,“致远”号被“吉野”号发射的鱼雷击中,邓世昌和舰上的200多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