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

舒城地名传说——老庵子的传说

舒城地名传说——老庵子的传说从前有位游方和尚,路过老庵山(安菜山),途中,停在一块巨石边歇息,不知不觉间朦胧过去。“就是一年半载,我也要把木料运回老庵山!”老和尚遭此灾难,只得空手而归,再作打算。老庵山上寺庙终于落成,因山而得名为老庵子。后来,老庵子被人称为“神庵”,那块留有脚印的巨石被称作“仙人迹”,庙后山洞叫神仙洞,山前那口水井叫成“出木井”。

安徽舒城:百年棠树刘家大院,史话名校止善小学

1901年,舒城县在县城设斌农学堂,旋改为中学堂。斌农中学堂,今天的舒城中学1907年,南区第一小学堂设八里桥,借用刘家院书楼为校舍,以里中秀才张静波为堂长。静波未曾受过新教育,一切设施均由刘召棠赞助,及召棠赴祁门中学任教,小学以人员、经费无着,停办。1920年,刘德周在刘家院书楼设塾,亦是得刘召棠赞助。同年秋初,将私塾改组为私立止善高初小学。刘家大院残存木门当时法令,私立学校要有固定基金。

清军与太平军舒城杨家店大战十一天,投入数万人,秦日纲败撤南!

太平天国运动在舒城,太平军曾经三度占领县城,与清军及地方团练在此多次爆发激战。其中,在柏林乡杨店村一带发生过一场激战十一天,投入数万人、伤亡惨重的杨家店大战,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一场重要战役。太平军士兵1854年5月,太平天国北伐军陷入孤军被围的危机。太平天国将领,官封燕王。当时,秦日纲对北上支援北伐军的信心不足。

安徽舒城:明伦堂将何去何从?或可新设「 ”文庙公园”与慈母宫作邻

作者:束文杰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孔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是儒教活动的场所。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中

安徽舒城:五百年前国家地图集藏于美国,当时南直隶庐州府舒城县

当然,也有其他语言文字的地图涉及中国,多是西洋传教士所绘制。美国国会图书馆首页随意翻阅中文地图目录,笔者被其中一部名为《大明舆地图》所吸引。对于这本地图集,该网站显示的信息如下:其他名称:大明与地图、大明帝国地图集。地图集共有18幅地图,其中包括13个省及辽东、甘肃,2个直隶和嘉靖年间的全国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