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祥

天安门最初是什么时候修的?当初修这座城门的作用是什么

凡是去到首都北京的人,天安门是必须瞻仰和游览的地方。那么,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天安门原名为承天门,寓“奉天承运,受命于天”之意,建于永乐十八年,其设计者是当时的建筑大师蒯祥。承天门在这场人祸中毁坏殆尽,只剩下残垣断壁。实际上,金水河的修建具有更为实际的作用,那就是为其后的火灾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如今的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凝聚力和向心力标志。

清朝为什么要把“承天门”改称“天安门”?

顺治更名1651年10月31日,清世祖将“承天门”改称“天安门”。清顺治八年进行大规模重建,将“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天安门上悬挂的是“天安之门”字样的匾额。“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意旨,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思想。关于清改“承天门”为“天安门”,民间还流传着一则逸闻。清统治者入京后可能听说了这则逸闻,故而将“承天”改为“天安”。

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就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表现出来了。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几百年来一直无比威严和神秘,直到被辟为博物院后,其真实面貌才逐渐向世人公开。  故宫雄踞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将北京城分为东、西...

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成祖迁都北京  朱棣在南京做皇帝,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军事与政治根据地北平。当年,他就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陪都,并着手迁都北京的工作。  北京在辽和金代都做过都城,元代称为大都,更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在元朝末年,北京城市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减少...

蒯祥妙造金刚腿

江苏吴县人蒯祥被选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精湛的技艺,令明成祖龙颜大悦,连夸蒯祥是当今最巧的工匠。蒯祥见了断门槛吃惊非小,他知道有人想害自己,是谁呢?他怀疑是工部右侍郎,因为明成祖对蒯祥的信任超过工部右侍郎,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所以工部右侍郎要陷害他,眼前重要的是如何补救这个损失。后来的建筑者把这个活络门槛叫“金刚腿”。整个门槛造得式样新颖别致,装璜美观艳丽,皇帝大为赞赏,蒯祥名声从此大噪。

历史上的今天10月31日 清改“承天门”为“天安门”

1651年10月31日清改“承天门”为“天安门”在363年前的今天,1651年10月31日,清改“承天门”为“天安门”。其实蒯祥设计建造的不是天安门,而是天安门的前身“承天门”。清顺治八年,即1651年,世祖福临重新修建这座城楼,改建以后,10月31日,将承天门改称天安门,大体成了今天这个样式。

明代排水系统非常科学,北京紫禁城历经六百年风雨,一次都没被淹

拥有六百年历史的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宅地紫禁城,这里在六百年的岁月里发生了许多故事,这座皇家禁地也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紫禁城面积有70多万平方米,这座皇家城池有一条1200米的人工河流蜿蜒流淌。这条皇宫内的河流名叫内金水河,来自北京西北的玉泉山是内金水河水从西北的角楼引入紫禁城,是紫禁城的护城河。夏季雨季时内金水河有是皇宫内中雨水排出的好去处。

按照流传最广的说法,此人修建了故宫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香山匠人的头领据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故宫的设计者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名祥。当时,进京的工匠中有一个香山帮,都是吴县香山人或其门徒。将错就错发明活门槛民间一直流传着他的一个故事。据说建造皇宫时,缅甸国向明朝进贡了一块巨木,朱棣下令把它做成大殿的门槛,但一个木匠不留神锯错了,短了一尺多。皇帝见了十分高兴,大加赞赏。

天安门的设计者,那年他才18岁,你知道是谁吗?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天安门不仅在国内广为人知,更是每名远扬海外,却鲜有人找到它的设计者是谁。时至今日,天安门已经成为我国的象征,但是我们忘记背后伟大的设计师——蒯祥。

历史匠人,你知道天安门是何时何人建造的?

北京是座古老的城市,唐为幽州,辽为燕京,金代为中都城,元代改为大都,明、清称北京。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先后有燕、前燕、辽、金、元、明、清等几个朝代以北京为都城。各个朝代在北京大兴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筑,元明清时修建的建筑更是技艺高超,天安门堪称一绝。那么是谁设计了这座伟大的天安门呢?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