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苡简介 李梦苡(约生于清康熙末年),字非珠。武平县城西花园村(今平川镇西厢村)人。清乾隆辛酉科举人,著名诗人。以后,李梦苡就读于著名的鳌峰书院,与宁化的雷鋐(闽西著名理学家)同学,受教于当时著名儒学家漳浦人蔡世远门下。乾隆元年(1736年),朝廷特开博学鸿词科,蔡世远推荐李梦苡...
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简介 郑和与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与海上丝绸之路》是2005年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允中。本书是一部以郑和与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研究论文集介绍了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国外研究现状。与世界历史上其他航海壮举的比较研究。历史地位和影响的研究等。代表了国内外研究的最高水平。郑...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寻找朱允炆,郑和下西洋三大历史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在京都发动叛变,自立为皇称成祖,改年号为永乐。当时被篡位的惠帝朱允炆削发为僧,亡命海外,一说是暴病而死,但是尸首不见。郑和下西洋第一个原因,明成祖朱棣寝食不安,所以就委派郑和到海外缉访,这也是最为大家熟悉的原因。据周钰森所著《...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既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自豪。 ——郑和下西洋,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成为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技...
明成祖朱棣为何会挑选郑和下西洋? 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内官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那么,明成祖朱棣为何挑选郑和下西洋呢?朱棣认为郑和是下西洋的不二人选,于是,委于重任,郑和自然就成了下西洋的统帅。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郑和下西洋——古代科学航海的典范 郑和“舟师”七次远航西洋,遍访了亚非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在艰苦的远洋航程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与其在调度船队过程中充...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背景以及历史评价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1、背景: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2、目的:(1)宣扬国威,即宣传...
刘大夏到底有没有烧航海资料?为何说是他烧的? 刘大夏到底有没有烧航海资料?为何说是他烧的? 郑和下西洋,绝对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对于这支庞大的军队,为何会下西洋,有人说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有人说是为了寻找消失的建文帝。不管是何种原因,都不能忽视这次航行伟大的历史意义。 此次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
朱棣简介 为什么说明朝皇帝朱棣是个大流氓 大家都知道朱棣谋权夺位的,而朱棣的爸爸朱元璋是一个农民出生的人,其短视和对中国不完整的认识也会影响到朱棣。但是历史选择了他没办法。小农意识和自然经济的熏陶是其思想的主要来源。他主张多妻多子是自然的。 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