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青岛战役 到这年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成定局。战火将不仅肆虐欧洲,也同样蔓延到列强在全世界各地的势力范围,其中就包括了远东的青岛。最终宣布“局部中立”,像清廷在日俄战争的表现一样,将青岛附近50公里区域划为列强交战区。一场牵涉4个国家的战役,就此展开。日军共阵亡24人,超过100多人受伤。在整场战争中,日军航空兵共计出击86架次,发射900发枪弹。
二战德国巨炮重1350吨,打48发炮弹膛线就磨光了 「”二战”前,各国依旧将大型要塞作为防御主干。一边是堡垒装甲越造越厚,而另一边为了摧毁这些堡垒,又投入大量资源研制重型大炮。其中,德国制造了一种人类有史以来口径最大的可移动膛线炮——「”古斯塔夫”列车炮。1934年,刚成为德国独裁者的阿道夫-希特勒开始着手推动自己构思已久的世界征服计划。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冲破法国「”马奇诺防线”,攻陷法国。「”马奇诺防线”的名字来源于法国战时陆军...安
坦克被榴弹炮命中会怎样?打 ... 直接震碎钢板,人一个别想跑 一旦被重炮命中,坦克战车往往无法幸存。在反坦克战场上,大口径榴弹是真正的力量型选手。库尔斯克战役中被...摧毁的费迪南歼击车库尔斯克战役德军的计划是南北对进,吃掉突出部内的两个苏军方面军。苏军的反坦克炮主力45毫米炮、76.2毫米炮威力已经不足:费迪南战车正面装甲厚达200毫米!虎式坦克也有100多毫米的正面装甲,苏军普通火炮无法打穿。苏军还广泛利用重型炮兵对德军坦克群进行拦阻射击。
二战日军打仗最会动脑子的战役:攻克巴丹要塞,最聪明的第4师团 美菲联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在此调整部署,制定了橙色三号计划,在巴丹半岛上布置了五条防线,逐渐稳住了阵脚。在美菲联军联军依托防御坚固并且火力强大的巴丹要塞顽强抵抗下,作为主攻部队的日军16师团,由于蛮打蛮干,战术呆板,进攻数次,均已惨败告终,伤亡3000多人只造成了美菲联军1300人的伤亡。日军大本营,不得不重新调集了大量的重炮,航空兵进行支援。并且换下了前期攻击失利的16师团,换上了第4师团。
史上最强堡垒要塞单价上千万 最多容纳5万人承受203毫米重炮轰击 44年到45年,美英共投下了约145万7千吨炸弹,是大战前5年总和的3.7倍。对德战略轰炸共投下了约185万6千吨炸弹,常规战术空中支援里则投下了约84万4千吨,二者相加达到了270万吨之多。这些轰炸使得德国以及占领地的铁路、交通要道、飞机制造厂、坦克制造厂等军工厂和化学工厂等遭受了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