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算”的交易:美方一张国书换一份条约 1843年,美国国会批准了总统的提议。他见衅端可能不会兴起后,眼中所盯着的,竟是顾盛手中的一张国书。他认为,只要顾盛交出国书,进京陛见之举自然会取消。于是,耆英与顾盛之间进行的中美会谈,清方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到进不进京、交不交国书的问题上去了。1844年7月3日,耆英与顾盛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又称《中美望厦条约》。由此,美国的侵略目的达到了。
美国:美不侵略中国,美想与中国搞贸易,不会像英国发生 ... 战争 在美国商人给韦伯斯特的建议中,还提出千万不要派出一名商人作为全权代表,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看不起商人的。大多数中国人认为商人无商不奸。根据建议,派出使者与中国建立商务关系。虽然,没有任何文件表明,泰勒和美国国务卿提名顾盛前往中国开展外交,与个人的私交有关,但在泰勒竞选总统时,顾盛出力甚多。顾盛因为帮助泰勒,曾经丧失了国会中的席位,这样的感情,外界难免会纷纷猜测。